“等哪天他們的航天技術追上來了,你猜他們會怎麼做?”
孟川沉默了。
他想起戰一從火星帶回來的土壤樣本。
雖然主要成分是氧化鐵,但化學檢測裡提到過,樣本中含有微量的鉭和鈮。
這兩種稀有金屬是製造航天器晶片的關鍵材料。
地球上的儲量早就不多了。
現在只是微量,萬一前哨站周邊發現了礦脈呢?
“你還記得二戰前的殖民時代嗎?”
黃老往前傾了傾身子,目光銳利得像把刀:
“鷗州人漂洋過海到了新大陸,嘴上喊著‘文明’,手裡握著槍。”
“他們搶土地、搶資源,誰跟你講人道主義?”
“火星比新大陸遠一萬倍甚至是十萬倍,到了那邊,離開地球的約束,人性裡的貪念只會更野。”
“你建的火星城市要是真成了氣候,有能住人的艙室,有製氧機,有能源站,他們帶著武器上去,一句‘為了全人類’,就能把你趕出來。”
“到時候你怎麼辦?讓機器狗拿螺絲刀跟人家的鐳射槍拼?”
黃老這番話像根冰錐,扎得孟川心裡一涼。
他不是沒想過安全問題,但之前想的都是技術層面。
沙塵暴會不會毀了前哨站?
製氧機會不會出故障?
卻從沒認真想過“人”的問題。
火箭公司的星艦能運物資、運人,卻運不了坦克和導彈。
甚至為了避開各國的參與,孟川把中轉站都建在500萬公里之外。
戰一雖然精通古武,但畢竟擋不住子彈和炮彈。
機器人和機器狗能蓋房子、搞探測,卻擋不住武裝部隊。
真到了那一步,他確實像黃老說的,是待宰的羔羊。
“我知道你有錢,有技術。”
黃老看著孟川緊繃的臉,語氣緩了些:
“但在太空裡,光有這些不夠。當年大航海時代,葡萄國和鬥牛國為什麼能佔那麼多殖民地?”
“不是因為他們的商船跑得快,是因為他們的船上架著大炮。”
“現在的太空,就是新時代的‘大航海’,沒點硬傢伙護著,再肥的地盤也守不住。”
孟川抬起頭,眼裡帶著點複雜:
“那你今天來,是想讓國家給我派軍隊?”
“不是派軍隊,是合作。”
黃老糾正道:
“國家不可能直接把軍隊派到火星上——那太扎眼,會引發國際爭端。但我們可以跟你‘全面合作’。”
黃老伸出手指,一條一條數著:
“第一,航天技術共享。國家航天局手裡有不少深空探測的資料,比如火星大氣環流模型、地殼結構圖譜,這些能幫你少走彎路。”
“第二,安保支援。我們可以派特種部隊的人,以‘宇航員’的身份加入你的火星團隊,他們懂格鬥、懂戰術,能幫你訓練安保人員,必要時也能護著你。”
“第三,國際話語權。以後再有人拿‘火星歸屬’說事,國家幫你扛著——聯合投票時,龍國的一票否決,比你火箭公司一百個宣告都管用。”
孟川看著黃老,沒說話。
他知道這合作划算,甚至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但他也清楚,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孟川深吸一口氣,直白地問道:
“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