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我姐的超市是什麼都有,但也是要本錢買回來的,我每次過去都拿那麼多東西回來,又不給錢,我姐虧很多的。”
文曉然說道,“我姐又不在家,超市的店長不好說話,她不會讓我白拿東西的,想買,我又沒有錢,陳立只給我發了一百塊錢的紅包,我打車過去,回來的車費都不夠。”
“還是我姐幫我叫的網約車,否則我就要走一段路,坐公交車回來。”
陳母說道:“她那麼有錢,你是她孿生妹妹,咱們家裡困難一點,她不應該幫一幫咱們嗎?”
“平時拿回來的東西值什麼錢?不就是些生活用品,她進貨量大,便宜很多的,虧不了什麼錢。”
“你沒錢,那是你的事,誰叫你不會賺錢。”
“你說你,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一分錢賺不到,整天就知道花我兒子的錢,我兒子上班多累呀,掙錢不容易,你不會少花一點嗎?”
“叫你拿點東西回來都拿不到,文曉然,你說,你還有什麼用?”
沒有佔到便宜,陳母翻臉如同翻書,指著文曉然就是一頓罵。
文曉然一肚子的委屈,忍不住就跟婆婆吵了起來。
可她不是婆婆的對手,被婆婆罵得狗血淋頭。
“還站在這裡做什麼?進去做飯,想餓死我嗎?”
“也不知道陳立娶你回來有什麼用,錢不會掙,帶孩子也帶不好,整天雞飛狗跳的。”
“看,家裡亂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收拾一下。”
“就是你太懶了,沒鬼用,你爸媽不喜歡你,才不給你分家產,看你過得這麼困難,也能狠著心腸,不幫一幫。”
文曉然紅著眼,哽咽地反駁:“平時,你們去跟我媽借錢,不也借給你們了,借了那麼多次,一次都沒有還,那不是幫呀?”
“我已經嫁人了,也是成年人,我爸媽沒有義務養我一輩子。”
文曉然軟弱是軟弱,倒是沒有怨恨過父母的“偏心”。
出嫁前,父母對她姐妹倆那是一視同仁的。
姐姐有的,她也有。
她也能感受到父母對她的疼愛。
父母的財產,不願意分給她,她就不要,要,也要不來。
她不想和父母鬧翻,斷了孃家路。
“借那一萬幾千塊錢,頂什麼用?”
陳母嫌棄地道,見文曉然哭上了,她非但不收斂,反而罵得更厲害。
還用手指戳著文曉然的頭。
“我說你幾句,你還哭上了,天天就知道哭哭哭,晦氣,我兒子發不了財,無法升職加薪,就是被你個哭衰了。”
陳母又拉過寶貝孫子,喝斥:“趕緊去做飯,都不知道你爸媽怎麼養的你,沒鬼用。”
文曉然哭著說:“媽,你不要每次都扯到我爸媽身上,我爸媽養大我不容易,我沒用是我沒用,不是我爸媽不好。”
“你爸媽不容易,我就容易了?我容易麼,嫁個老公沒本事,生了四個孩子,養大四個孩子,供書教學,我就容易了?”
“你爸媽現在坐擁過億的身家,擁有那麼多套房子出租,也不知道分兩套給你,開廠做生意,你沒法上班,他們但凡心疼你,都會給你分一點股份。”
“有股份,每年分點紅,少少也有幾百萬一年吧,咱們家也不至於窮成這般。”
文曉然抱著女兒扭身進廚房去。
不想和婆婆吵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