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韓東還有一層東宮侍衛的身份,還有一個將來可以繼承的千戶之職,作為白身的楊士奇自然也不會真把自己的架子擺在韓東跟前充大頭。
所以他和韓東的相處模式,更像是可以進行普通交流的朋友,而非是那種帶有明顯距離和層次感的“嚴師高徒”的相處方式。
楊士奇也是務實主義者,他看著韓東說道:“科舉之路並非你想象之中那麼簡單,而且你能把東宮的差事幹好,這比過你考科舉要容易的多。所以對於科舉之事,你還是順其自然的好,莫要強求太多,以免壞了你現在的靈性天資。”
雖然韓東對考科舉這事也不是特別的感冒,但被人這樣說透了心思,韓東還是不好意思的笑道:“先生,學生哪裡有什麼靈性天資?如今東宮懸疑,國本未定。學生能繼續在東宮裡待多久,都不知道呢,若是能在科舉之途上有所成就,也不必擔心未來了。”
楊士奇呵呵道:“東宮懸疑只是暫時,過段時間自有分曉。而且據我判斷,東宮皇孫立過國儲的機率還是極大的。”
韓東驚訝的看著楊士奇,他沒想到楊士奇現在一個什麼都不是的白身,居然還有如此眼見,當真是令人意外!
韓東道:“何以見得?”
楊士奇道:“秦,晉二王不得人心,想必皇上對此二人也是心存顧慮。燕王此番雖有忠孝賢名,但他前面還有秦,晉二王存在,是斷然不可能越位為儲。”
“而且東宮舊臣尚在,皇孫又非年少遲疑之歲,也已經符合古之冠禮之齡。所以,接下來能為儲者,自然也就是東宮皇孫了。”
楊士奇的這個判斷,其實也並非是他個人獨家的判斷,而是目前整個朝野上下的共同認識。
雖然在韓東穿越之前的未來世界,總有人拿著嫡庶神教的說法攻擊朱允炆作為皇太孫的合法性,但是他們也不想想,朱允炆的母親呂氏早就被扶正為了太子正妃。
所以在法統上朱允炆也算是東宮嫡子。
而且人家年齡又是東宮諸子之長,怎麼可能不會得到東宮舊臣的一致擁護,成為太子朱標的繼承人呢?
況且這些東宮舊臣他們的未來也都和現在的東宮深度繫結了,若是這個時候突然朱標一系之外的其他皇子為儲,那麼他們這些人的利益又將置於何地?
因此,如今不管是流行多少種說法,東宮未來的大趨勢都不會發生劇烈的改變。
畢竟朱元璋的年紀也不小了,他也不可能再有精力去做動搖國本,破壞禮法,影響安定的移儲之舉!
要知道他一旦動了這個心思,動搖的可不僅僅只是一個儲位了,甚至還會影響未來大明的繼承規則。
這繼承規則若是沒有一個規矩約束著,天下大亂也就近在眼前了。
而且從韓東所知的歷史來看,朱老四人家起兵造反的整個過程裡,也沒敢否認過建文帝的法統,打旗號也是“清君側“,並不沒有說建文帝的法統是不合法的。
直到朱老四成功拿下了南京,做了皇帝,為了解決自己的法統問題,他才開始從政治層面上物理刪除了建文帝的一切資訊,將人家的年號廢了。
但在後來修撰實錄的時候,雖不稱呼建文為帝,但亦以“建文君”稱之,而且還將建文帝的四年過往內容,寫在了《太宗實錄》的頭幾卷的“奉天靖難事蹟”之中。
由此可見,朱允炆的帝統合法性是有整個社會共識的,並不是後世那些迷信嫡庶神教臆想出來的那些不合理和不合法的說法和想象,就可以否認掉的。
——————
萌新線上求收藏,求關注,求追讀,求票票~~
感謝絕心之劍大大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