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上,行船來往穿梭依舊,兩岸繁華鼎盛依舊,身處其中,彷彿遠方四起的硝煙皆是虛妄一般。
客船中,顧陽雙手輕撫過小昭柔韌纖細的腰肢,感受著身下佳人溫潤肌膚,臉上露出一抹愜意暢懷的微笑。
自從那日當眾誅殺元帝,離開大都之後,他便帶著明教眾人返回了通州,乘坐客船南下江淮。
經過那一夜的大戰,他吸收了不少的精魄,積壓了不少的殺性,正需要好好修身寧神,洗滌身上的戾氣。
只不過,這卻苦了小昭。
滅絕師太帶走周芷若後,便只有她一個人承擔顧陽的愛意,這份愛意之多,著實讓她難以承受。
“公子。”小昭喘息著,嬌聲道,“小昭實在沒力氣了。”
顧陽聞言,也知道以自己現在的體魄精力,不是小昭一人能夠承受的。
於是,他輕輕鬆開了小昭的身體,在她緋紅的臉頰上吻了一吻,輕聲道:“好好休息吧。”
“嗯!”小昭發出了一聲輕微的嚶嚀聲,隨即沉沉地睡了過去。
顧陽用真氣分離身上的汙漬,穿上衣服,走出了房間,找到韋一笑,向他詢問近期各地義軍的訊息。
韋一笑彙報道:“回稟教主,我教各地義軍,已經按照您的指示,化整為零,在南方四處出擊,已經消滅了不少元軍,尤其是在得到了武當張真人的幫助後,許多武當弟子紛紛下山,加入義軍,大大提升了義軍的實力,相信要不了多少時間,整個南方都會為我所有。”
顧陽微微頷首,細問道:“江淮一帶的義軍發展的怎麼樣了?”
韋一笑面色沉重道:“那些不聽教主號令的義軍,被主動出擊的元軍一一剿滅,倖免於難者十不存一。幸好有朱元璋收編了大量的潰兵,才保留住了我教在江淮地區的一線火種。”
“看來這個朱元璋真是一個人才啊!”顧陽眼中閃過一絲異色,吩咐道,“傳令鷹王,讓他增派更多人手前往朱元璋軍中,任命朱元璋為五行旗主,可以號令五行旗任他驅使。”
韋一笑聞言,心頭一驚:“教主,朱元璋雖然有功,但這個提拔速度,是不是太快了?”
顧陽搖搖頭:“亂世之中,人才重要,區區一個五行旗旗主的位置,算不了什麼。”
韋一笑恭敬道:“屬下明白。”
顧陽隨後又問了有關於六大派以及蒙元朝廷的動向。
韋一笑彙報說,六大派中的少林寺已經返回了嵩山,並與當地的明教組織取得了聯絡,正在籌劃組建一支僧兵義軍,在河南揭竿而起。
至於蒙元朝廷方面,汝陽王立元帝長子為新君,又因新君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因此兼任中書省右丞相,總攬軍政大權,儼然成為了朝廷中最大的權臣。
顧陽微微一笑。
韋一笑見狀,疑惑道:“教主,這位汝陽王是元朝名將,深得軍心,多次擊敗我明教義軍,如今他成為朝廷最大的權臣,再無人掣肘於他,對我明教的反元大業更為不利,教主為何反而發笑呢?”
顧陽搖搖頭:“不可說,現在還不可說。”
韋一笑聞言,當即不再多問。
又過了幾日,客船行至長江。
張無忌突然找到了顧陽,請求他允准自己出海,從冰火島上接回義父金毛獅王。
顧陽自然同意,不會拒絕。
張無忌當即大喜,立刻躬身行禮道:“多謝師父成全!弟子這就去準備船隻,儘快動身前往冰火島接回義父。”
在張無忌離開之後,小昭湊近顧陽的身邊,低聲道:“公子,你真的希望張無忌把金毛獅王接回來嗎?”
顧陽意味深長地看了小昭一眼,笑道:“我為什麼不希望無忌他接回自己的義父呢?”
小昭蹙眉道:“公子,陽教主的遺命,讓金毛獅王來暫代教主之位,萬一金毛獅王回來之後……執意要接管明教大權,豈不是會與公子產生衝突?”
顧陽聞言輕笑一聲,指尖抹了下小昭的瓊鼻:“你倒是替我操心。不過謝遜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在知道我殺了他的大仇人成昆之後,是不會跟我爭奪教主之位的。更何況,無忌是個極懂事理之人,他既然主動請求去冰火島接回謝遜,自然不會讓他義父與我爭權。”
他的語氣淡然,透著不容置疑的自信:“明教如今是我一手重塑的利刃,誰想染指,便要有粉身碎骨的覺悟。”
-----------------
數十天後,顧陽帶著小昭、韋一笑等人回到了武當山。
如今的武當山已經成為了南方反元義軍的指揮中樞,各處義軍的動向以及情報都匯總在此,白眉鷹王殷天正在處理好總壇的事務後,也來到了武當山,就近協調明教義軍的行動。
“屬下參見教主。”殷天正一聽到顧陽來到武當,立刻率領武當山上的所有明教弟子迎出山門,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他雪白長眉下目光炯炯,聲音洪亮如鍾:“教主此行誅殺元帝,威震天下!我明教義軍士氣大振,四處攻城略地,全賴教主神威。”
顧陽拂袖示意眾人起身,輕笑道:“鷹王,你何時也學會拍馬屁了?”
殷天正搖了搖頭,正色道:“教主攻入皇城,誅殺元帝,可謂是我漢人近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功業。這個訊息一傳到南方,那些原本與我們明教貌合神離的義軍勢力紛紛加入明教,使得我明教實力大大提升。這些都是教主的功勞,屬下自當萬分敬佩。”
“鷹王說的不錯。”張三丰帶領著一眾武當弟子趕到現場,在眾目睽睽之下,朝著顧陽屈身一拜,“顧教主抓殺暴元之君,使我漢人揚眉吐氣,一洩百年來的恥辱,此等功業當受老道一拜!”
“張真人客氣了。”顧陽伸手扶起了張三丰,便知他傷勢已愈,功力更勝從前,不由笑道,“張真人傷勢痊癒,實乃武林之福。他日我明教大軍再度兵臨大都之際,張真人也未必不能手刃元帝。”
張三丰聞言,撫須長笑:“老道我拭目以待,只希望顧教主日後不要忘了與老道的這份約定。”
顧陽笑道:“張真人放心,這一日已經不遠了。”
張三丰微微一怔,好奇道:“莫非顧教主還有什麼破元妙計?”
顧陽笑而不答,似有成竹在胸。
不久之後,顧陽坐鎮在武當山上,立刻開始指揮起了武當山周圍的明教義軍,將他們整編成了一支只聽命於他的軍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