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許久,陸陸續續上山了許多江湖人士,都是來自於關中的各個門派,雖然聲名不及華山,但在關中一地,也是樹大根深的存在。
顧陽安排嶽不群帶著成不憂、叢不棄兩人出去接待這些江湖人士,他自己則和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坐在正堂中交談了起來。
方證問道:“聽說顧掌門的師父是風清揚前輩,不知他老人家可還在世上?”
顧陽從容答道:“師父他隱居在思過崖,不願再插手塵世俗務,只是眼見華山派日漸衰弱,所以特讓我來重振華山派。”
沖虛道;“原來如此,不知我等可否有幸一見風清揚前輩?”
此言一出,堂內眾人皆屏息凝神。
風清揚之名,在江湖上早已成為傳說,若他真能現身,今日大典必將震動武林。
顧陽搖頭道:“師父他不願再見外人,還請道長見諒。”
“不敢、不敢。”沖虛輕嘆道:“風清揚前輩劍術通神,卻能超然世外。這等境界,貧道望塵莫及。只可惜今生無緣再見到風清揚前輩精妙的劍法了。”
顧陽笑而不語,轉而吩咐弟子奉上茶點,將話題引向武林軼事。
方證與沖虛見狀,也不便再追問,只得暫且按下心思。
時至巳時,皓日當空。
練劍坪中央的高臺在朝陽映照下熠熠生輝,臺下數十名華山弟子列隊整齊,個個神情肅穆。
高臺左側,方證大師與沖虛道長端坐首席,身後是各派掌門與江湖名宿;右側則以嶽不群為首,華山眾長老依次列席。
伴隨著砰砰數聲號炮響起,顧陽一襲紫袍,腰懸長劍,緩步登臺。
陽光灑在他俊朗的面容上,更添幾分威嚴。
眾多華山弟子齊聲道:“拜見掌門。”
顧陽環視一週,手中提劍,向四周眾人抱拳一禮,朗聲道:“今日承蒙諸位武林同道蒞臨華山,見證顧某繼任掌門之位。華山派自劍氣之爭後日漸式微,今日我既執掌門戶,必當摒棄門戶之見,重振華山威名!”
說完,他右手按劍,劍光一閃,長劍已然出鞘。
劍鋒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寒光,令人不敢逼視。
正當眾人疑惑之際,只見顧陽身形一轉,劍隨身走,一劍挑落身後的一塊巨大紅布,露出了紅佈下一塊丈餘高的青石碑。
奇怪的是,石碑上並未銘刻任何文字。
“叮——”
只見顧陽將內力凝於劍鋒之上,一劍刺向了石碑,一聲脆響之後,劍勢如行雲流水般在石碑上宣洩而出。
每一劍劃過石碑,都會帶起一片石屑,在陽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這是……以劍刻字?”定逸師太驚訝地站起身來。
莫大先生眯起眼睛,喃喃道:“好深厚的內力……”
只見顧陽劍勢越來越快,長劍好似雷霆霹靂,在石碑上一閃而過。
須臾過後,顧陽身形一頓,長劍在石碑上重重一點,隨即收劍入鞘。
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停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