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沒作用,只是這個作用,不夠深遠,無法讓早餐會這個標杆,樹立起來。
“書記,我就是想到什麼,說點什麼,如果有什麼不對的,您可要指出來。”
孟立仁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說的很對,有長進。”
秦陽又誇了一句,隨即又問道:“關於農業方面,你有什麼看法,咱們福寧,下屬的幾個縣區,都是以種植農業為主的,近些年的發展,都比較落後。”
又是一個考驗!
提起這個,孟立仁就來勁了。
原因很簡單,他早有準備。
自從前兩天知道秦書記要在早餐會上請農業農村相關的客人來之後,他就特別關注了一下福寧市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算是有了基本的瞭解。
這是他的一個習慣問題,提前將領導關注的方向,都會做點準備,調查資料,做到心中有數。
沒想到,現在還真的派上了用場。
“書記,福寧的農產業發展,其實範圍很廣闊。”
孟立仁開口說道:“縣裡和村裡,都有不少辦養殖場的,雞鴨鵝都有,還有豐富的水產,農作物就更不用說了,大米、小麥等等,種類多,但問題在於,如何賣出去!”
“福寧這邊的一貫做法,都是賣給來批發的商販,價格其實很低,很難讓農民和養豬戶賺到錢。”
這麼仔細?
秦陽略微詫異,問道:“你是提前查閱了資料?”
“書記,您這都能猜的到?”
孟立仁一陣尷尬,道:“我這兩天的確看了一些福寧市的農業發展資料,發現的問題就是,沒有一個自有銷售渠道,如果能自己生產自己銷售,這利潤肯定能升上去。”
很好!
秦陽的眼睛裡都是滿意之色,這個孟立仁,進步很大,做事情都能打提前量,問什麼,都能說一點,這就是準備充分。
“我理解你的意思,就是減少中間商的環節,就能讓農民和養殖戶賺錢。”
秦陽微微點頭,說道:“你這個建議,很不錯。”
“正好今天有時間,你跟我一起下去調研一下吧!”
秦陽站起身,說道:“光靠查閱的資料,肯定是不夠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早餐會之前,必須要實地考察一下,這樣才能萬無一失。”
縱然孟立仁的話說的很好,也很有道理,但終究只是資料,誰也不知道這份資料對,還是不對。
“書記,還是您考慮的全面。”
孟立仁更佩服了,就這種工作態度,誰能比的上?
自己還是要學啊!
說完,二人坐上車,什麼人都沒帶,就往福寧的縣區而去。
秦陽在這邊忙著調研農村的事情,劉陽波則是坐上了開往省城的專車,他已經提前約了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孫向榮,好好談談秦陽的問題。
二人的師生關係,還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孫書記在大學擔任教授的時候,劉陽波是他的得意學生,所以步入仕途之後,二人的關係一直都還很密切,這也是劉陽波能官運亨通的原因,有這麼一個好老師,自然升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