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宸和龍馬剛剛離開崑崙,瞬間修為就被壓制起來,玉宸將陣圖放出來抗衡九十九龍山的境界壓制。
而龍馬就慘了,修為被壓制到了化龍第六變。
“這就是傳說中的末法時代,道不可感知嘛”龍馬開始大呼小叫起來。
玉宸沒有理會龍馬的大呼小叫,主動啟用通天葫第二神通通天法眼,雖然有誅仙陣圖抗衡壓制,但是通天法眼還是受到了影響,只能堪堪看見亞洲的一切,就在這時,玉宸突然發現,泰山之巔上九龍拉棺正在緩緩降臨。
玉宸在看見的一瞬間,立刻完全復甦了誅仙陣圖的神邸,平時是處於半復甦狀態,畢竟現在只是半仙器。
緊接著打破虛空,開闢出空間隧道,然後玉宸拉著龍馬就在誅仙陣圖的庇護下直接穿過空間通道去往泰山。
泰山,巍峨沉渾,氣勢磅礴,尊為五嶽之首,號稱天下第一山。
自古以來泰山便是神聖的象徵,位於古中原地區的最東部,被黃河與汶河環繞,在古時被視作太陽初生萬物發育之地。
山莫大於之,史莫古於之!
泰山雄偉壯闊,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澱,可追溯到上古三皇五帝時期,是冀近神靈之地。
“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
橫掃六合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都曾在泰山舉行過曠世封禪大典。
而在此之前,上古時期更早有七十二位帝王在泰山封禪。
先秦古籍《管子.封禪篇》曾有記載:“昔無懷氏封禪泰山,禪云云;伏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時期,諸多聖皇與古帝無一例外,皆選擇在此封禪,令泰山籠罩了重重迷霧,透發出無盡神秘氣息。
春秋時期,孔聖曾往來汲汲於泰山,尋覓上古封禪大禮的遺蹟,但卻空留遺憾,未有所獲,弟子追問時難以回答。
而今日泰山之巔上,有著九龍拉棺降臨於此,砸破大地,漏出了昔日封禪所用的五色祭壇。
還有一群倒黴蛋被關入其中的棺中,他們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他們其中大部分人都會死。
而在泰山的半山腰上,虛空破開,玉宸和龍馬衝出,來不及多想,玉宸騎上龍馬就立刻讓其向泰山之巔趕去。
如若是平時,這點距離三五下龍馬也就上去了,但是今天越向上,龍馬就能感覺到血脈壓制的感覺,所以越往上走越慢,玉宸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祭出誅仙陣圖幫龍馬抵抗壓力,但是即便如此,在玉宸和龍馬好不容易來到泰山之巔的時候,九龍拉棺已經離去一段距離而且棺蓋已經合上。
玉宸看著遠去的九龍拉棺,心裡想著該怎麼辦,突然想到九龍拉棺在火星還要停一下,於是立馬決定改了去火星,在火星上登臨九龍拉棺。
又是熟悉的操作,玉宸和龍馬再次走入虛空中,這次他們趕上了,他們和九龍拉棺幾乎同時到達火星。
“咣噹”一聲巨響,棺蓋側移開啟了一條縫,玉宸看到後立馬讓龍馬載著自己向前方的大雷音寺跑去。
離開地球后,龍馬的道行和修為都已經恢復,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就到達了大雷音寺。
玉宸進入大雷音寺,直接就將樹上還有幾片菩提葉的菩提樹遺蛻收入通天葫的混沌小世界中,然後將菩提子取出,直接用誅仙陣圖斬去釋迦摩尼的神念斬去後,接著又在寺廟將準帝禁器拿走,隨後轉身讓龍馬帶著自己向九龍拉棺走去。
而在回到九龍拉棺的路上,玉宸自然遇到了葉凡一行人,而葉凡等人看見玉宸自然也是嚇了一跳。
畢竟在荒無人煙的火星上,一個道士騎著一匹龍馬緩緩走來的震撼,也是無與倫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