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有鐵前面走,後面,黑球懨懨地跟了來,儘管它瘦的皮包骨,但眼睛裡那股犟勁還仍然在。
牛有鐵知道黑球只是沒吃飽,身體虛弱,並不代表它鬥志弱。
前世黑球跟自己出生入死,打下過不少野物,在野外它是自己的好幫手,在家中它就是一個家庭成員。
“黑球,快點。”牛有鐵習慣性地衝黑球喊一聲,然後黑球就立刻會意,加快了腳步。
“咱先去買火柴,順路再去掏獾子。”
“旺旺。”
昨夜下了場雪,一路走,牛有鐵都能看到沿路村民忙著各掃門前雪的場景,他們都和自己一樣臉上總看起來灰撲撲的,穿著臃腫的棉衣,上面稀稀落落地打著補丁。
有幾個小孩在大人的哄慫下,積極的掃完了整條馬路上的雪,得到幾聲讚美,他們都笑的很開心。
“這年代人真是無憂無慮啊。”
牛有鐵感慨一句,感覺自己徹底回到了這個令他熟悉而又想念的八十年代。
這年代人們質樸純真,只要吃飽肚子就很幸福。
往前走,牛有鐵看到了供銷社,它坐落於麻油村的大十字路口處,旁邊有個大澇池,牛有鐵知道這澇池夏季會蓄滿水,供村民們洗衣飲牛或灌溉莊稼,冬季就成了積雪收容所,家家戶戶的雪都拉來倒進裡面。
供銷社是個小土屋,已經被大雪覆蓋,透過屋簷,牛有鐵知道它上面蓋著一層青瓦片,這種瓦片在麻油村都相當少見。
門頭上用紅油漆漆著一長串“供銷社XXX”等字樣,最醒目的還是那句“發展計劃經濟保障供給”。
牛有鐵拾腿進屋,迎面還是令他熟悉的畫面,熟悉的味道,連售貨員都沒變,還是一身“糖醋醬油”味的牛三寶,一個年近四十歲的老男人。
“牛有鐵,你狗日行囊重的,大清早幹啥去呀?”牛三寶開口就調侃一句。
“搗個獾子。”牛有鐵隨口回答,對方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用麻油村話說叫“牛鋥鋥的”。
“掏獾子?”
對方不相信,笑了笑,接過牛有鐵的五分錢,遞一盒火柴過去。
牛有鐵沒再搭腔,走出供銷社立刻動身往郊野方向走。
牛有鐵知道獾子窩就搭建在郊野附近的麻油山上。
那附近有一大片農田,還有一片橡樹林。
入冬前,獾子們喜歡偷食農田裡的莊稼,入冬後它們就去橡樹林裡偷食埋藏在積雪下的橡果。
沿郊野的路往北走,牛有鐵很快就來到麻油山山腳。
根據獾子的基本特徵,牛有鐵判斷那洞應該搭建在陽坡上,它們喜陽厭陰,因此一般不會偏向背陰地帶。
牛有鐵直接往陽坡上走。
他記得那獾子洞附近有許多大岩石,其中有一塊像大磨盤,直徑有三四米,其中三分之二像嵌進了山裡,場面極為壯觀,後來被趕山人稱為“鎮山石”。
說那是山神爺特意放的,如果哪天它滑脫落下,整座麻油山就將會傾倒,麻油村人也會跟著遭殃。
當然那都是胡說,後來那塊巨石被人開採下來,山沒倒,麻油村人也活的好好的。
踩著厚厚的雪,一鼓作氣爬上了三個大澗畔,牛有鐵終於看到那塊“大磨盤”,並在附近成功地找到了他想找的獾子洞。
“太容易了!”
牛有鐵又驚又喜,感覺像中了今天早上的頭彩。
獾子洞周圍積著厚厚的雪,雪上有不少獾足印,都是剛剛踩下不久。
“洞裡面肯定有貨。”
牛有鐵估摸了下,這洞口至少有三十公分寬,算不小的洞了,向下看,黑懨懨深的看不見底。
“肯定住著不少獾子。”
知道這洞有兩個口,牛有鐵稍稍喘息,然後他先令黑球蹲守這個洞口,然後他動身去尋另一個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