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年代:從娶女知青開始

第562章 重型車載鑽井機,戈壁灘打井,錘子森林,李鐵錘要造跑車

鐵道兵張團長找到工程廠的時候,李鐵錘剛帶著技術人員完成了重型車載鑽井機的安裝工作。

看著那跟坦克一樣威武的鑽井機,張團長臉上的鬱悶瞬間消失,欣喜萬分。

“這玩意看上去挺結實啊。”

“那是。”李鐵錘指著鑽井機介紹:“這下面用的是坦克底盤,內建了V8發動機,這麼說吧,只要坦克能去的地方,這臺重型鑽井機就能去。”

“好東西啊....”張團長圍著鑽井機轉了一圈。

突然搓了搓手,提出一個問題:“鐵錘同志,在高原戈壁灘上使用的話,會不會出問題?”

聽到這個,李鐵錘愣住了。

按照鑽井機的設計,就算是惡劣天氣狀況也不影響,只是高原+戈壁灘的情況,還從沒考慮過。

“應該沒什麼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只要進行改造就可以了。”

張團長停頓片刻,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鐵錘兄弟,有沒有興趣,跟我們到戈壁灘上出一次差啊。”

“是邊疆鐵路修建的事兒吧?”李鐵錘記得邊疆鐵路是從58年開始修建的,算時間應該正好修建到了高原的戈壁灘上。

事情跟李鐵錘猜測的一樣,邊疆鐵路目前進展到了格爾木段,這是最艱難的路段。

倒不是因為高原反應,而是這裡是無邊無際的戈壁灘,荒無人煙,漫天黃沙,尤其缺水。

為了保證數萬鐵道兵的飲用水,指揮部每天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運水。

指揮部也想過就地打井,只是戈壁灘的地下水層太深了,還特別難以尋找,很難打出水井。

“你放心,只要鑽井機能夠在戈壁灘上正常運轉,您的任務就算是結束了。”張團長也有些不好意思。

李鐵錘倒是沒多想,就一口答應下來。

畢竟邊疆鐵路是最重要的鐵路,早日建成,這邊的物資能運過去,高原上的礦產能運過來。

張團長見李鐵錘答應下來,非常高興,馬上彙報給了鐵道兵的領導。

領導親自給柳宗山掛了電話。

接到電話的柳宗山有些受寵若驚:“領導,感謝您對鐵錘的器重,我馬上安排。”

柳宗山回到家,把李鐵錘要去邊疆出差的事兒告訴了家裡人。

姚雪茹覺得李鐵錘出差太頻繁了,容易影響夫妻感情。

大嫂出了個主意:“小妹今年就要畢業了吧,聽說學文學的都要採風,為什麼不跟著鐵錘一塊去邊疆呢。”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姚雪茹扭頭看向柳宗山。

柳宗山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就這樣。

李鐵錘帶著柳晏荷一起來到了邊疆戈壁灘。

這裡條件確實艱苦,不過柳晏荷也是當過知青的人,倒是能夠適應。

白天李鐵錘帶著鐵道兵的同志,在戈壁灘上鑽井尋找地下水,晚上回到駐地,則把需要改進的部份記錄下來。

有時間的話,再跟柳晏荷玩一會貼貼,日子過得倒是快活。

抵達邊疆戈壁灘的第五天,重型鑽井機在鑽探了一千二百米後,地下終於有水湧出了。

張團長得知這訊息,立刻帶著指揮部的領導趕了過來。

“一千多米啊,難怪我們以前打不出井。”領導得知水井深度後,臉色微微一變。

李鐵錘一邊指揮鐵道兵同志收起打井機,一邊說道:“據我估計,這片區域的地下水其實很豐富,要是多打幾口井的話,說不定能栽種防風林。”

“防風林?”

“就是那種耐乾旱的樹木,比如梭梭林什麼的,樹林一旦形成了規模,將會產生防風固沙的效果。”

聽到這話,領導也來了精神。

戈壁灘上的鐵軌最害怕風沙,每次颳起大風沙,都要派遣大量人員清理沙子。

此時另外一個領導激動的問道:“要是真有了防沙林,那北方是不是就不用再遭受沙塵暴了。”

這番話直接將防風林的高度從鐵道部門,提升到了全域性的高度。

李鐵錘心中不得不歎服了,這年代的人們還真是高瞻遠矚啊。

在後世防風林起到了不少的作用。

在這年代環境還遠沒惡劣到那種程度。

如果趁早植樹種林的話,說不定還真能減少沙塵暴天氣的出現。

“應該有一定的效果,不過我不懂林業,還是應該找專家來研究一下。”李鐵錘很謙虛的說道。

領導回到指揮部後,立刻把造防風林的想法寫成了報告,遞交到鐵道部裡面。

部裡面的大領導看完報告,再站起身看看窗外的黃沙,衝著助理說道:“備車。”

.....

上級領導此時剛收到了農業部門的彙報。

“兩個月時間內,一共打井兩千多口水井,預計增產百分之十。好啊,好啊,現在東南亞那邊急需要糧食,咱們作為大後方,要滿足前面的需要,這次你們功不可沒啊。”

聽到上級領導的稱讚,農業部的領導笑道:“這次多虧了鐵錘同志的打井機,要不然的話,僅靠人力挖井,估計最多能完成百分之十的任務量。”

“鐵錘同志是個好同志啊,人民需要什麼,他就製造什麼。”上級領導點頭。

“現在鐵錘同志又立了功,咱們是不是該給些獎勵以示鼓勵。”農業部的領導建議。

提起這事兒,上級領導也犯愁了,前陣子莫斯科任務,拿到了一臺原型機,還間接打通了跟第二戰區的關係,這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

現在又立功了。

該給什麼呢?

上級領導思緒未落,助理敲門進來:“鐵道方面的同志過來彙報情況。”

農業部的領導想要離開,被上級領導攔住了:“估計是邊疆鐵路的事兒,這也關係到邊疆地區的農業生產,你留下來。”

“是...”

鐵道部的領導看到農業部的領導也在,並沒有太在意,畢竟彙報的也不是什麼機密情況。

他把報告遞給了上級領導。

“又是李鐵錘?他跑到邊疆修鐵路了?”看到報告書有李鐵錘的簽名,上級領導很詫異。

“情況是這樣的....”鐵道領導把情況解釋了一遍。

上級領導聽完之後啞然失笑:“這小子倒是個閒不住的,不過這植樹造林是個大工程啊....”

鐵道領導明白上級領導的顧慮,現在咱們家的日子還很窮,要把有限的人力和物資用在刀刃上。

“鐵錘同志建議,可以先種植一片試驗林。”

“同時,採用滴灌技術,能節省大量人力。”

“咱們還可以把防風林分為不同的區域,讓國內經濟富裕的工廠認捐,該區域將以工廠的名命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