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玉麟師叔可算是回來了!”
雜亂的腳步聲裡,以張成松為首的一眾天師府法師,紛紛來到城門處迎接。把守城門計程車卒見到如此大的陣仗,根本不敢阻攔,破例在晨鐘還未敲響之前,便提前將城門開啟。
各位法師魚貫而出,由於匆忙,大多衣冠不整,有些只穿單衣,有些跑丟了鞋履,赤著腳站在地上的樣子頗顯滑稽,而把守城門的幾位卻努力繃著臉,做出不苟言笑的神情。
陳陽自覺讓路給了眼前的一眾行為藝術者,退到旁邊。
“玉麟師叔辛苦了,身體可無恙?”
“我等日夜為師叔焚香禱告,只盼師叔無事啊!”
“城中同道已都趕了過來,其餘人則是往信州方向迎接援手,今日上午就會到伏虎崗,我稍後便派人叫他們回來。”
望見衣衫襤褸的張從周,諸位法師個個跑上來獻殷勤,情真意切、眼圈發紅,圍著張從週一陣噓寒問暖,長吁短嘆間如趕集般熱鬧。
張成松第一個拜見完小天師,來到陳陽面前,先二話不說、充滿感激地長揖到地,情真意切。
“多虧道友鼎力相助,玉麟師叔能夠平安歸來,此恩沒齒難忘!”
陳陽心道總算你還記得我,不枉費為你揚了回名。
相信不久後,天師府成松法師孤身闖魔窟的故事就會流傳開,到時,江右地面上便會知道還有你這麼條響噹噹的好漢。
“不用多禮。”陳陽坦然自若地接受了張成松的感謝,便去向小天師告辭。
張從周被一干法師煩得不勝其擾,見陳陽要走,立馬出言挽留:“我在洪州府萬壽道場內駐留,道友對我有恩,何不前來小住?”
洪州府萬壽道場聽上去有些僭越,但並非天子行宮,而是用以紀念道門一位飛昇前輩——也就是神功妙濟真君許遜的道場。
此人亦有天師之名,是洪州府長定鄉人士,為東晉時著名道人,被尊為正一派淨明道祖師,其典籍《太上靈寶淨明法》被收錄於《正統道藏》之太平部,與張道陵、葛玄、薩守堅共稱為四大天師,乃是道門明確記載著“舉宅飛昇”之人。
傳聞其飛昇之日,共攜帶了閤家四十二口,連帶雞犬無數,故而留下成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陳陽每每讀到這個故事,都不免懷疑其真實性,但也無處求證。
兜裡的不死含蟬還未研究,陳陽哪裡有閒心與天師府一干人等扯淡,出言推辭:“不敢叨擾道友,等我日後將石碑與玉簡整理完畢,便來萬壽道場請教。”
說完拱了拱手,轉身便走。
張從周被一干法師圍在中間,亦不好挽留。
————
趁著天色還早,街面上沒什麼人,揹著一大堆東西的陳陽健步如飛,一路回到老獨眼的院裡。
推開門,恰好碰見徐弘遠在生火燒熱水,臉上沾滿了灰,這位公子哥如今也算是曉得了諸多家務的辛苦,知曉了柴米油鹽的可貴。
“師父,你回來啦!”徐弘遠興奮地起身,來迎陳陽,“剛剛我聽到陣怪叫,龍前輩說這是道門修士在展現深厚修為,說你一定是將那什麼小天師帶了回來,讓我給你燒好洗澡水除穢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