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山道人,絕不倒鬥

第41章 搬山填海術

深夜,陳陽坐在桌邊,面前點了盞油燈,臉在昏暗的光芒下忽明忽暗。

面前桌上擺放著一個以黃紙剪裁而成的小人,身上以硃砂撰寫雲篆,有靈光於其上流轉。

“忍到現在,也是難為我了,真恨不得一棍砸碎那廝的腦袋。”

所謂以牙還牙,絕非虛言,既然蕃僧以鬼魔做法,陳陽自然要以相同方式打回去,這紙人便是他的練習成果。

“急急如律令!”

一聲低喝,陳陽手掐指訣,桌面上的紙人自發就動彈了起來,大搖大擺地走到硯臺前,背身彎腰,就要將其負於身後。

用力!加油!

紙人抬不起硯臺,轉而用兩條腿在桌面上不停蹬動,用背緊緊靠著,想要將其推動。

可哪怕竭盡全力,甚至身體都因此出現裂痕,硯臺卻仍舊沒有一點動彈。

“唉,連個硯臺都搬不動,這沒用的東西。”

恨鐵不成鋼地點了點紙人,散去其身上靈氣後,紙人瞬間失去所有生機,軟趴趴地倒在地上,重新變回黃紙。

將其開啟,原來是一張“搬山符”。

與道門通用、經典裡有根有據的符籙不同,這搬山符,其實是搬山一派的獨門秘術。

傳聞搬山道人有搬山填海術、分山掘子甲,而搬山填海術其實是統稱,包括生剋制化、尋藏掘墓等諸多法門,其中,自然有這搬山符。

搬山,搬山,山就在那裡,怎麼去搬?

其實搬運一法早已有之,較為出名的,便有《五鬼搬運法》。

五鬼又稱五瘟、五瘟使者、五瘟使,分別是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士季、總管中瘟史文業。

其訣曰:山龍廉貞有向,水龍巨門見水。淨心誠意,以靈符為引,延請五鬼,從而以無易有,以虛易實。

簡單來說,就是借鬼神之力,將事物從某處挪移至另一處。

搬山道人的搬字訣,與《五鬼搬運法》有些類似,但借的並不是五鬼之力,而是名為“誇娥氏”的上古大神。

這尊大神如今已聲名不顯,卻有一個與之息息相關的神話典故,至今仍在流傳。

相傳聞,上古時期,有愚公欲窮全族之力,將阻人出行的太行王屋二山挖平,天帝感其誠,便特命誇娥氏的二子各揹負一山,分別放置朔東、雍南,自此冀南漢陰之地,再無橫斷大山。

此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恐怕愚公不會想到,自己會因此而被後世的搬山道人奉為祖師,更借這典故發明了搬字訣,也即是搬山符。

畫符,除卻需要一口靈氣外,還需要按照固定的格式,也即——符頭、神名、敕令、所請事項、符膽等等……

搬山符請動的神靈,便是“誇娥氏”,而神靈之力則與其所受香火息息相關。

“誇娥氏的香火怕是早沒了,別說民間祭祀,便是搬山道人也斷了對他的供奉,加上現在這世道,沒了神力也正常。”

陳陽微微嘆息。

“僅用我的一口靈氣,欠缺神靈的輔助,做不成什麼事……難道就沒其他辦法了?”

這不完全是個人恩怨,也是懲惡揚善,替天行道。

等等。

陳陽靈機一動,將目光落至右臂青龍刺青的位置,耳邊立即響起淡淡龍吟。

“對呀,還有你啊。”

搬山符請動的只是誇娥氏於冥冥之中的一點靈機感應,是為分神,而若是用袖中青龍將其替代,那動用的就是神靈真身。

即便是三山真傳的授籙弟子,恐怕也沒人能請動神靈本尊。

即便袖中青龍不算神,但其威能又何止是方才紙人的千百倍?

“我以肉身借你憑依,以靈氣養你精神,你總不能光吃飯不做事,替我辦辦差事,就當交房租了,好不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