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談結束之後,西遼使團沒有立即返回,依舊逗留在大武京城。
八百變一千五,這已經遠遠超出了遼帝耶律承心中設定的商談上限,蕭猛是主使臣,卻無法在這事上做主,必須要急報入遼京,請皇帝陛下定奪的。
他在信中詳細陳述了此次會談的內容,並附上一份手繪草圖,標註了大武建議大遼遷國的地方。
蕭猛沒有去客觀分析這個結果實施的可行性,那是皇帝陛下和朝中大佬們要做的事,他只是在信中提及大武皇帝承諾將會給予大遼充足的遷國資助。
他十分肯定,當耶律承看到這份密信後會動心,而且會盡快答應下來。
畢竟都是聰明人。
大月氏敗勢已定,神仙也救不回來了,而以目前草原的形勢來看,韃靼餘孽自成一派但已經沒了多少人,不足為慮,阿賴草原的所謂聯合汗國終究也只是一盤散沙,大小几十族混在一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翻臉。
另外別忘了,大武還收留了吐火羅一族的精銳,等明年開春殺入草原,他們將會是大武皇帝的一杆槍一條狗,不出意外彌兜也會是將來大武間接統治草原的傀儡。
胡人若是兵敗,將來的草原上就會是一番古怪混亂的場面。
這些勢力錯綜交雜在一起,互有冤仇,幾乎沒可能苟合一處,就算有,大武也絕不會放任不管,肯定會在暗中破壞。
可以預見的是,將來的草原上各族混居又彼此不服,再難像幾百年前韃靼出現的那位英雄,又或是二十多年前的大月氏開國可汗,可以振臂高呼之後一統草原。
草原上亂象叢生,中原大地就能保至少百年平安,甚至更久。
大遼原本的計劃是在這場亂戰中也能在大月氏的地盤上分一塊肉的,可是現在看來真不如走遠點,繞到西北一隅安穩發展。
對將來草原上的混亂可以坐山觀虎鬥,還能遠離大武,簡直妙哉。
從大武京城送信去遼國帝都來回要很久,但為了耶律承的批覆,蕭猛只能耐心等待。
而在此時,林止陌卻在宮中接見了一個特殊來客。
西遼千雲寺主持,大致禪師。
不是大致求見,是他招來京城相見的,而且原本召見的目標是耶陀寺的福慧禪師。
兩個老和尚年紀相仿,且是幾十年老友,故福慧拜託他代為覲見陛下,並商談西域佛門相關事宜。
福慧禪師暫時無法前來,那是因為儺咄果然在連番大敗之後開始瘋狂抓壯丁補充兵力,墨離代林止陌暗中傳旨,讓他在草原坐鎮,安撫牧民,順便收買人心。
林止陌在御書房接見的大致禪師,聊了很久,期間無人打擾,只是在大致禪師告退離開時臉上是掩不住的笑容。
即便他是西遼佛門高僧,可是在大武皇帝面前也僅僅只是個老和尚而已。
而大致入宮見駕一事也被暫時隱藏了起來,只是沒人知道在老和尚的懷裡揣著兩道明黃色的聖旨。
一道是給他的,一道是給福慧禪師的。
聖旨中言明,西域佛門聖僧現世,俗世之身竟是大武三皇子,大武皇帝尊崇佛門信仰,特准許三皇子姬恆安自此於梁洛城中修行。
再詔令西遼及大月氏境內諸寺院及眾僧侶入大武僧錄司,以護佛門聖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