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之血衣侯傳奇

第15章 大儒與殷墟

“白侯爺不必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師,老夫一生學說不少,唯性惡論爭議最大,老夫也想聽聽白侯爺對性惡論的看法。”

“那亦非就冒昧了,荀夫子所言人生而具有惡性,需以德化之,以法框之,對當世而言頗具實效。

然晚生認為人本無性,生而為純,不存善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小貼士:先秦荀子所言性惡論,並非人性本惡,而是說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承認人生來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而非全是邪惡的一面。性惡論以人性有惡,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論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二者既相對立,又相輔相成,對後世人性學說產生了重大影響。

此言一出,荀子大驚,當世關於人性之說,無外乎性善論與性惡論,白亦非年紀輕輕竟然口出人本無性這等驚天之語,更說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真言,倒是不簡單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啊,好一個人本無性,他日老夫邀請白侯爺至我小聖賢莊做客,白侯爺可莫要拒絕!”

雖然只是一句話,可畢竟是後世千餘年世間出來的結論,當然是不同凡響。

“荀夫子這是哪裡話,小聖賢莊人文薈萃,我白亦非何德何能!”

“憑這興亡之論與人本無性之說,白侯爺之才高矣!”

一路風塵僕僕來到邯鄲城,看著城門前騎在戰馬上不斷遊弋計程車卒,伏念說到:

“這趙國騎兵還真是驍勇”

白亦非聽聞點點頭,說到:

“不錯,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騎兵雄冠七國,且名將輩出老將廉頗、龐煖以及新晉崛起的獵狼人李牧,皆是帥才,趙國軍力強盛,乃是秦國東出之大敵。

不過有朝一日,荀夫子與伏念小兄弟若是出行韓國,本候也讓你們看看我玄冰鐵騎的軍威,必不弱於趙國!”

“好,老夫若有閒暇定去韓國一睹侯爺風采,如今就要進邯鄲城了,我等就此分別,不知何日再相見了!”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亦非恭送荀夫子!”

“哈哈哈!彩!”

進了邯鄲城,白亦非便不在有一絲耽擱,方才是為了在荀夫子面前展示君子之風,如今卻是自家知道自家的著急,安頓好之後白亦非招來封千行三人,交代一番,便孤身一人出了邯鄲城,循著古籍中記載的方向尋找殷墟。

隨著離邯鄲城越來越遠,白亦非的心血來潮就越來越明顯,顯然這殷墟就在附近了,此地是一處一望無際的廢墟,斷壁殘垣,殘磚破瓦隨處可見,但是顯然此處已經荒蕪風化,甚至一座座斷牆,手指輕輕一碰便會化為塵土,不可能有白亦非需要的東西。

邊走邊找,循著心血來潮感應的方向,白亦非來到廢墟南方一處倒塌的宮殿。

殷墟入口必在這附近,只是不知殷墟作為商王朝的都城朝歌城遺址,怎會出現在一處偏殿。

撥開一塊一塊的碎石,白亦非找到了一座古老的石碑,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見,乃是商王朝歷代國君之名,只是這石碑卻只有上一半,下一半卻不知在哪裡,想來關鍵就在這塊石碑上。

又在附近尋覓了半天白亦非還是沒有找到另一半石碑,無奈之下想要破開這半塊石碑一探究竟,卻發現自己這天下有數的泣血凝霜劍,竟然難以傷石碑分毫。

百般無奈之下,白亦非只得想著前世那諸多玄幻小說中的套路,用劍割破手掌,將鮮血滴在半截石碑上。

因為功法和體質原因,白亦非的鮮血流出竟然冒著些許寒氣,滴到石碑之上,血液竟彷彿活了一般,自己沿著歷代商王的名字向上流去,待血液流遍了每一個字,石碑頓時烏光大盛,白亦非只感覺一陣天旋地轉,再次睜開眼竟然出現在一處地下宮殿。

剛才那是陣法?白亦非心下想到,如果剛才的陣法似乎比之道家陣法要高明不少也霸道不少,自己竟然沒有絲毫反抗能力。

看著眼前的地下宮殿,若不是一盞盞燭火突然點亮,自己還真看不清這宮殿的輪廓,大殿之前樹立這一座斷掉了的石碑,正是方才廢墟中那塊石碑的另一部分,看著上面的名字,最後一個赫然是商紂王帝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