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北電導演系開始

第20章 新專案

雖然他並不擅長商業電影,但是並不代表著他不知道什麼樣的電影會收到觀眾的喜愛。

於是陳奉把前世斯里蘭姆·拉格萬改編的《調音師》原版的劇情設計概括說給了張明聽。

不過陳奉在說的時候,還是對其進行了漢化,把其中的一些劇情改編得更符合當前國內的現狀。

張明聽完陳奉的講述,內心又泛起了一陣驚訝,連看著陳奉的眼神都變了。

還以為他只是暫時有一點想法和思路,沒想到他已經如此清晰了。

隨即他笑問道:“你這想法怕不是在拍短片的時候就有了吧?”

陳奉聞言直接給張明豎了個大拇指,“老師,你猜得真準!”

“我確實在寫短片劇本的時候就有這個想法了,只不過那時候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援我把它實現,所以才先拍了短片。”

張明聽到這話,不禁在心裡感嘆了一句,自己這學生真是深謀遠慮啊!

做起事來一點都不像一個大二的學生,反倒是像一個成熟的導演一樣。

於是張明說到:“剛剛聽了你改變的思路和想法,我覺得按照這樣拍下來,成功的機率很大。”

“但是我還是想告訴你,院線電影和短片的差別很大,他不是說你拍出來就行了。”

“它涉及的東西就多了,從劇本到拍攝,再到宣傳和發行,少了哪個環節都不行。”

“而且按照你剛剛的思路,改編後的電影成本應該不會太低,你是否又能承擔這樣的投資。”

張明說到這兒,又想到陳奉剛賣了五百多萬,連忙改口到:“院線電影是個高風險的投資,你是否做好了會失敗的準備。”

其實張明的想法是很對的,這個時間點,想要拍電影賺錢真的是難上加難,畢竟市場擺在這兒。

不過,改編拍攝《調音師》是陳奉目前最合適的打算,因為《調音師》的短片剛在柏林拿了金熊獎。

這是後面可以宣傳的一個點,同時也是最有力的一個點。

另外,他作為短片的導演,如果由他拉個改編和拍攝出《調音師》的院線電影,這樣會更有說服力,說服國內的發行商給他認真發行。

不然,憑藉他柏林電影節最佳短片金熊獎得主的身份,要是拍個其他的院線電影,可能真入不了那幾家發行商的眼。

說不定到時候直接沒人願意給他發行,或者說隨便安排幾個偏遠的電影院,就這麼應付過去。

這種事情在現在是一點都不稀奇!

如果可以的話,陳奉更想拉一個巨頭進來,哪怕自己吃點虧,把份額分給他們也行。

這樣才能確保電影再拍出來後,會被髮行商認真對待,電影才能有成功的機會。

所以,陳奉也沒猶豫,直接把想法說給了張明聽。

“老師,我是這樣想的,靠我自己把電影拍出來上映不太現實,所以我想拉上一家國內的影視公司一起合作。”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中影,上影這樣的國企巨頭,這對電影的發行來說更有保障。”

張明聽到這話,先是肯定的點了點頭,“你的想法是正確的。”

隨即又想到什麼,於是憤憤道:“你小子是不是又想找我給你牽線搭橋,這你就高估我了,我可和中影,上影的人不熟。”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