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北電導演系開始

第33章 易拉罐的意義

陳奉沒有拒絕,就像張明請了兩天假,直接飛往上滬去。

採訪陳奉的是上滬電視臺的東方電影頻道,相對於六公主來說,逼格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也算不錯了,畢竟SMG也是國內最大的地方媒體平臺。

這次的採訪只有他一個人,劇組的其他主創團隊成員都不在列。

採訪的主題也很直接,十九歲的天才——陳奉和電影《調音師》的故事。

沒有不得不說……

主持人陳奉並不認識,可能是為了照顧他,特意安排了一個成熟的知心大姐姐開採訪他。

知心大姐姐姓王,芳名家家,全程對陳奉很是客氣。

“陳導,請問一下您是怎麼想到《調音師》這個故事的?”

就知道會問這個問題,陳奉早有準備。

“家家姐,其實我會想到《調音師》的故事,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我在京城遇到一個盲人鋼琴家,看到他彈鋼琴的樣子,腦海裡就冒出了一個想法,如果這個人不是盲人,那他會不會更優秀。”

“然後我就假設,要是他眼鏡下的雙目是正常的,如果他只是假裝失明會怎樣?”

“也正是這樣的一個想法,促使我寫下《調音師》這個故事!”

當然,這只是陳奉瞎編的,哪來的盲人鋼琴家,只不過是給自己的創作加一個理由而已。

畢竟,一個上大二的學生,能寫出如此精彩的劇本,確實有些神奇了。

如果你給他附加了一個背景,那麼這事就顯得合理多了。

王家家笑著說到:“那要感謝一下這位盲人會鋼琴家了,不知道後來你和他認識了嗎?”

陳奉搖了搖頭,“沒有,相逢何必曾相識!”

聽到這話,王家家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陳導,關於《調音師》最後結尾那個易拉罐的設計,有什麼含義嗎?”

“真的想影迷們猜測的那樣,是為了暗示男主的眼睛已經好了,並沒有瞎。以此作畫龍點睛之筆,讓整部電影變得更加的有深意,耐人尋味。”

“或者是男主這個動作表現出自己非常氣憤吧,因為覺得自己撒謊成性,不能面對真實的自己。”

其實這個情節,沒有那麼隱晦,甚至很直接,表達的意思也和影迷們設想的大差不差。

不過陳奉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到:“其實這並不重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不管看出什麼樣的意義,只要合乎常理,那就是對的。”

李家家:“……”

隨後陳奉又說到:“不過我設計這個情節其中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表現王安這個男主角的眼睛已經好了。”

接下來的採訪,基本沒什麼特別的地方,王家家也沒問一些刁鑽的問題,一切都在一片隨和中結束了整場採訪……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陳奉從電視臺出來後,就直接回到了酒店,明天還有事情去上影談……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