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從北電導演系開始

第36章 再添一筆

“100萬……”

“70萬……”

經過一番拉扯,最終陳國福以80萬美金的價格買下了《調音師》的海外放映權。

……

合同的細節就由上影的專業團隊和哥倫比亞的人對接,他們只不過是把價格確定。

“任總,陳導,那就祝我們合作愉快!”

“陳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隨後,任忠倫帶著二人來到上影附近的一家餐廳,安排兩人吃了一頓中飯。

吃飯的時候,任忠倫想起昨天和陳奉談到的國產電影商業化之路,於是又繼續聊起這話題。

“任總,我想到了馮褲……馮導在電影《大腕》中的一句調侃性的臺詞。”

“成功電影就是拍什麼電影都拍廣告最多的,不拍觀眾最愛的!所以我們做電影的口號就是:不求電影最好看,但求廣告費最高!”

聽到陳奉說《大腕》的臺詞,陳國福笑道:“你說的這句臺詞我記得,《大腕》也是我們哥倫比亞購買的海外版權,馮導也是一個很優秀的導演。”

陳奉:“……”

他並不是想要誇讚馮褲子。

不過陳國福都這樣說了,而且人馮導本就是前輩,國內電影商業化的先驅者。

所以陳奉還是附和了一句,“是的,我也認為馮導是一位優秀的商業片導演,他的電影對於我們來說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不知為何,任忠倫聽到陳奉說這話的時候,明顯感覺有些不想相信,可是陳奉又說得如此認真。

不過他知道陳奉還有下文,於是問到:“你是不是也覺得,電影裡面植入太多的廣告就是過度商業化?”

陳奉點了點頭,解釋道:“是的任總,廣告植入過多隻是電影過度商業化的其中一部分,隨著這種風氣的逐漸盛行,絕對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粗糙,低俗,強行植入的爛片。”

“雖然廣告的植入夠多能讓製片方更快的收回成本,電影盈利也相對增加。”

“可是最終會導致的是,電影工業化的發展的退步,大家都想著製作粗糙爛制的電影,而不是用心去發展電影技術,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陳奉想表達的是,未來國產電影正是如此,全是賣情懷,賣噱頭,明星營銷的缺乏電影工業技術的電影。

觀眾們看著看著,除了圖一樂之外,好像就沒有了其他的東西,這對於國產電影而言是一種悲哀!

陳奉又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認為,國產電影的商業化,一定是要以發展電影工業為核心目的。”

“這一點,好萊塢電影工業給我們提供了一條可以借鑑的道路。”

“只有這兩者相輔相成,最終國產電影才能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陳奉說到這裡,任忠倫陷入了沉思。

而陳國福,在一旁看著陳奉的眼神變得更加驚訝,看來他還是小瞧了陳奉!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