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謀的誇讚引來了另外三人的好奇。
紛紛把目光投到陳奉的身上,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年輕人。
陳奉聞言笑著走上前去,先是向張一謀問了聲好,隨即又向另外三人也打了招呼,主次得分清楚。
等陳奉坐下,張衛平笑著對張一謀說到:“你不說的話,我還以為他是個演員。”
李聯傑也附和了一句:“確實,他這長相,不去做演員可惜了!”
倒是一旁的張漫玉,只是好奇的看著陳奉一言不發。
陳奉聽到兩人的話,也跟著開玩笑的說道:“張總,傑哥,我面試北電的時候,老師們也建議我去上表演系的。”
“哈哈哈……”
陳奉的話引得四人哈哈大笑。
這小子有點意思!
等幾人笑完後,張一謀開口向陳奉問到:“對了,你給我說說你拍的那短片吧,我還挺好奇是部什麼樣的短片?”
陳奉聞言,直了直身子,向幾人簡單的介紹了《調音師》的劇情和當時創作的思路。
幾人聽完後,看向陳奉的眼神變成了欣賞。
畢竟都是在這個圈子裡沉淫多年的人,陳奉介紹完後,也聽出了這是一個很好的設定。
怪不得能入圍柏林電影節!
當然,幾人的欣賞也有限度,畢竟只是一部小短片而已,說難聽點,還入不了他們的眼,他們對陳奉的客氣,也不過是給張一謀面子而已。
陳奉心裡也很清楚,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一直當一個安靜的聽眾,聽著幾人閒聊。
看著幾人談笑風聲的樣子,陳奉此時想起了那句歌詞:那年十八,站如嘍囉!
……
2月6號,第53屆柏林電影節準時開展。
來自世界各地影迷們也陸陸續續來到了這場世界電影盛會。
國內這一次過來參展的影片也不少,除了張一謀的《英雄》之外,還有李揚的《盲井》,章家銳的《婼瑪的十七歲》,孫州的《周漁的火車》,路學常的《卡拉是條狗》等。
其中,李揚的《盲井》還拿到了藝術貢獻柏林銀熊獎,也算是不錯了。
《英雄》是在2月7號開始在會場展映的,而且還有專門的影廳供它展映。
陳奉也去到現場支援了一把,只不過張一謀忙的沒空搭理他。
在《英雄》的首映當時,整個劇組的主創人員都到了場。
包括國際章和梁潮偉都從《2046》的劇組趕了過來,現場好不熱鬧!
張一謀這個大導演的逼格也被拉滿,現場出現了不少國際頂級片商。
畢竟《臥虎藏龍》珠玉在前,大家都想要來看看這部《英雄》會不會比之更好。
這幾年,華夏風格的武俠大片在國際市場上還是很有市場的。
不過在陳奉看來,《臥虎藏龍》算不上華夏風格的武俠片,最多算是一部披著武俠外衣的西式電影而已。
反正他是看不來,這玩意兒更適合西方人看……
《調音師》這邊,因為是短片的緣故,所以一直是在專門的影廳裡輪播。
陳奉沒啥錢做公關,所以只能找地方印了一堆宣傳單到處發。
巧的是,陳等發傳單的時候,還認識了《盲井》的導演李揚。
《盲井》劇組和他差別不大,也是沒什麼費用做公關,李揚這個導演也親自走上街頭髮起了傳單……
幾天下來,陳奉發了幾百張傳單,再加上《調音師》的口碑不錯,隨著觀眾們的口口相傳,也在短片這個領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
有幾個片商找到陳奉,想要購買《調音師》的播放權,不過價格都很低,所以他暫時都沒答應。
不過都把這些片商的電話留下了,可以等閉幕式頒獎之後再談。
之後,陳奉也沒啥事情,每天就在會場閒逛,順便去支援一下國內的電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