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衡”這一力量上的研究,莫言其實與恆常性有著些許相同的思路。
只不過,恆常性所主張的是數碼世界與數碼獸之間的動態平衡,莫言所研究的則是讓多種力量之間保持動態平衡。
但是,無論是那種方向的動態平衡,想要實現都是極為困難的。
君不見,恆常性為了保持數碼世界、數碼獸之間的動態平衡,得罪了多少存在,又是多少次陷入失衡之中。
為了自己主張的動態平衡,縫縫補補已經成為了恆常性日常生活之一,填補了祂漫長歲月之中的無趣。
按理來說,莫言應該可以向恆常性請教一下相關經驗,觸類旁通。
但是,問題來了。
恆常性的所謂主張、堅持的動態平衡,是數碼世界、數碼獸之間在生態上的動態平衡,不是普通數碼獸、人類所認為的動態平衡,而是更類似於是一種治世理念。
就像世界樹在不進行實驗時,對麾下的所有數碼世界、數碼獸都採取放養,任其自由生長。
也正是基於這種理念,世界樹麾下的數碼世界、數碼獸在面對世界樹所進行的滅世操作後,才會敢進行反抗,皇騎敢去砍樹的主要原因。
因為世界樹的不在乎。
所以,世界樹麾下的數碼獸們才會具有質疑世界樹計劃的是否正義,才會敢於為自己發聲。
這要是放在其他勢力的治理範圍內,是基本看不到的。
那個勢力敢像世界樹那樣會承認自己的錯誤?
那個勢力敢像世界樹那樣動不動就是滅世?
那個勢力敢像世界樹那樣可以正面對砍任何數碼獸?
世界樹能讓皇騎們砍,不代表其他數碼獸就有這種待遇。
敢在世界樹面前叫囂、蹦噠的,最終的結局都是成為世界樹下一個實驗的肥料。
什麼叫親兒子待遇?
十三皇騎就是。
調停者都算是撿來的。
用的還是數碼世界公認的墊材數碼獸,所開發出來的工具數碼獸。
而掌握著最終與最初之力的皇騎,則是其他皇騎所羨慕的世界樹親兒子待遇。
………
因此,恆常性對於動態平衡的經驗,在實際作用上,對莫言來說算是可有可無。
力量之間的衝突,可不像數碼獸之間、數碼世界之間的衝突那樣,大家可以談談,談不了的,直接篡改資料。
力量之間的強弱變化,會放大彼此間的衝突與剋制,就像火與水之間的對立一般。
火大了,會蒸發水。
水大了,會澆滅水。
火與水之間勢均力敵了,又會互相泯滅。
如果要火與水之間新增中間物,那麼,該加什麼?
又該加多少?
這其中的問題很多,需要思考的地方就更多了。
隨著思考的問題越來越多,莫言索性在自己身邊建立起了十一個分身的資料模型,進行推演。
先前說過,莫言對自我平衡的力量,已經有了獲取方向,還需要一點運氣。
但是,這不妨礙莫言自己先行一步進行琢磨、推演。
萬一,運氣不站在自己這一邊呢?
難道還要怪老天不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