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雖然不是自己的魚,但楊司依舊翹首以盼。
等待多時的大魚總算露出了真面目,外形酷似金槍魚,但體型要修長許多,沒有那種胖墩墩的感覺。
魚的體側有一條不明顯的黃色縱帶,吻端鈍圓,從這些體表的特徵就能看出,這是一條大紅甘。
跟顏大俊前面兩條不同,紅甘種族值高,能長得更大,所以這條不是卡點米級,而是超過了不少。
“好傢伙,這都已經第三條大物了,而且還是這麼大一條的紅甘,目測都快有一米半了吧?”
龐天偉隔壁一個同樣用大電絞,並且跟他一樣目前還空軍的釣魚佬一臉羨慕的驚歎。
“東海這麼大的紅甘少見啊,這快一米五的個頭我只在南海釣魚時見過。”另一名見多識廣的釣魚佬也跟著感嘆。
東海的深海魚類沒有南海種類多,但因為溫度以及水域問題,味道上要比南海魚更加鮮甜。
熱帶魚的缺點就是鮮甜度略微平淡,而且絕大多數的魚都是越大越難吃。
東海魚個頭略遜,可品質方面確實要強的多。
當然,這是最高檔次魚類之間的比較。
論釣魚佬更想去哪個海域釣魚,顏大俊毫不猶豫地會選擇南海。
不僅種類多樣化能解鎖圖鑑,而且大物也多,更有美輪美奐的群島海景可看,是個釣魚泡妞兩不誤的絕佳場所。
東海在這方面確實差了點意思,少數幾個地方照片拍的好看,一到實際地點,那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這麼大體量的紅甘,實際重量應該在一百斤左右。
難怪他的電絞竿釣了大半天,換成他自己手動的話,起碼得緩個把小時。
不像現在,釣真鯛的後遺症已經緩的差不多,可以繼續了。
百斤的魚,讓一名船工用搭鉤給提上來有點難為人。
所以很快就有另外一個船工過來配合,其中一人用搭鉤扎魚,成功抓住魚的要害,等待它慢慢死去。
過了一小會,這條紅甘涼的差不多後,另外的船工用套繩圈住魚尾拉緊,啟動船上的吊機把魚給釣上來。
這種大型釣船必備吊機,畢竟在遠海作業,遇到多大的魚都不奇怪。
百斤的還好,多幾個人其實也能拽上來。
但幾百斤的再多人也難搞,而且魚跟船體的撞擊磕碰,也會影響魚的最終品質和價格。
魚一上來,紮好紮帶立馬就安排放血排酸。
“阿天,這條能值多少錢?”楊司在旁邊問道。
這一刻,他比顏大俊都關心能賺多少錢。
“魚是挺大的,但實際價格應該也就六千左右。”龐天偉回答道。
楊司神色一愣:“這麼低?”
顏大俊笑道:“這還是市場價,要是賣給魚販子或者船長,價格更低。所以出海釣魚,釣魚佬們首先嚷嚷的就是回本。因為回本並不是個容易辦到的事情,更別提在這個基礎上賺到錢。”
“你這不是已經回本了?”楊司撇撇嘴,“這條六千就已經回本了,還有石斑差不多五千。對了,真鯛能賣多少?”
“三千左右吧!”顏大俊說這個數字的時候,眼神看向了龐天偉。
“差不多,真鯛價格還是賣的上的,這麼大的冷凍魚,一百一斤沒問題。”龐天偉點頭贊同。
“嘖嘖,三條魚就快一萬五了。可惜在遠海魚都得冷凍,要是近海,石斑跟真鯛活的帶回去估計能多賣個萬八千。”楊司算了算顏大俊晚上的收穫,既羨慕又替他可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