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

第1381章 請從容

花影峰,天師趙天籟隨手造就出一座禁制森嚴的雷池重地,將那天下雷法淵源、脈絡說得明明白白,條分縷析,同時輔以術法、圖籙,或是言出法隨,一篇篇金色的寶誥文字懸空,更是讓人歷歷在目,真真切切。

在座諸人有此機緣,真是一場貨真價實的“聞道”了,人人都覺得大受裨益,受益匪淺,可畢竟是天師所傳,哪怕他們修道資質再好,多是自認暫時聽懂了七八分,或是五六分。比如道士仙尉的那個徒弟,林飛經就倍感受益匪淺,體會個中三昧,醺然欲醉。

其中境界最高的青丘狐主,嚇了一大跳,天師所說,又豈止是雷法,幾近道矣。

反而是兩位聽課的,比較異類,才十來歲的小姑娘柴蕪,她是覺得好像自己的問題更多了。

而身為落魄山的看門人,仙尉則是覺得豁然開朗,不愧是龍虎山天師,說起道法來,確實厲害,連貧道這等資質的,都能聽得一清二楚,許多翻看道書多少年就積攢了多少年、始終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終於迎刃而解。

結束了課業,趙天籟打了個稽首,出了茅屋,請老聾兒將那小姑娘喊到門外後,笑問道:“你叫什麼名字,有無道號?”

上五境無疑。還是劍修。這就已經足夠驚世駭俗了。

但是這個孩子,卻對雷法好像亦有一種玄之又玄的天人感應。

柴蕪畢恭畢敬回答道:“迴天師老爺的話,我叫柴蕪,暫無道號。”

小姑娘很快補了一句,“我乾爹是魏羨,我師父叫……謝狗。”

趙天籟點點頭,“能否邀請你一起散步一段山路,比如我們一起從這邊走去霽色峰祖師堂?”

柴蕪懵了。

趙天籟笑道:“先前在課堂上,貧道見你既有種種會心處,也多有心生疑竇的神色,我們可以邊走邊聊。你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跟隨貧道下山走一遭,比如去到槐黃縣城再止步。”

柴蕪說道:“天師,我得跟師父和山主商量商量,行麼?”

趙天籟笑道:“當然可以。”

如果不是礙於山上規矩,覺得不合適由他一個外人來指手畫腳,趙天籟完全可以留在跳魚山一段時日。

青丘狐主天然嫵媚,施了個萬福,“天師,奴婢化名徐娘,道號青丘,籍貫是那落魄山蓮藕福地的狐國。今日聽聞真傳,萬幸萬幸。”

對這道士心生親近,好像傳聞就有一頭憑藉天師印渡過天劫的十尾天狐?

趙天籟直截了當問道:“道友之所以沒有去蠻荒聚攏天下同族,重建青丘,是有了在紅塵裡邊煉心證道、藉此重返十四的打算?“

青丘狐主也不矯飾什麼,點點頭,“正是如此。”

趙天籟笑道:“那正好,如今貧道府上,就有兩位道友的晚輩,若是道友不介意,貧道可以書信一封寄往龍虎山,與她們說明此事,她們來這邊拜訪祖師,或是道友以後去龍虎山,都是可以的。”

青丘狐主說道:“好事呀。”

一個貂帽少女急哄哄從國師府那邊趕來,笑聲爽朗,“老趙!”

趙天籟微笑道:“見過白景道友。”

每次看到這位劍修,總有耳目一新之感。

與男女觀感無涉,就是一種天地之間有大美的敞亮。

“我這就帶你去見小陌。”

謝狗做了個仰頭喝酒的姿勢。

老趙是自己人!

救過小陌唉。

趙天籟婉拒道:“貧道不擅飲酒,而且小陌先生如今正值閉關,不宜打攪。”

謝狗唉了一聲,“閉關啥時候不能閉關,喝酒卻是需要看心情、趕時候的,放心,我家山主說過,勸酒傷人品,我跟小陌的酒品都是有口皆碑的好,老趙你看情況喝。”

趙天籟笑道:“這不就勸上了?”

謝狗一時語噎。

柴蕪大為意外,原來自家師父跟天師這麼熟的?

謝狗伸手按住柴蕪的腦袋,單手叉腰,哈哈笑道:“老趙,我這徒弟如何?資質還闊以吧?”

趙天籟點頭道:“年輕一輩裡邊,柴蕪資質之好,是貧道生平僅見。不過越是如此,越需要傳道人好好琢磨,用心栽培,竭盡全力護持其道心,終有一日,柴蕪既是白景道友的親傳弟子,法脈香火所繫,柴蕪更是柴蕪自己。”

謝狗嗯嗯嗯,小雞啄米。

老趙說話就是文質兼備,有道理,好道理。

大驪京城。

陳平安回到國師府,路過容魚那間“官廳”的時候,讓她去拿一份永泰縣戶房胥吏卞春棠的文件。容魚雖然訝異,卻不會詢問緣由。陳平安回到後院書房,宋雲間依舊站在樹下數桃花。

先前在白雲鏢局看見的那把油紙傘,明顯帶著老聾兒的一份溫醇劍意,不知怎麼就輾轉落到了卞春棠手上。

容魚很快取來卷宗,國師府當然不可能儲藏這類檔案,是她臨時從戶部那邊抽調過來。

陳平安快速翻閱著檔案,這個卞春棠雖然年輕,但是處世老道,尤其精通錢糧,他的戶房上司同僚對其評價都不低,在縣衙別房的風評也好,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功名,大驪朝的清濁之分,雖說沒有一般王朝那麼界限分明,可這道分水嶺,也不是隨便就能越過的,最主要的路徑,就是軍功。

陳平安點點頭,大致有數了,“容魚,你多跑一趟,順便將縣衙戶房現任典吏的考評記錄,以及班房魯莊的履歷,也都各拿一份。國師府這邊再抄錄副本一份留檔。”

容魚就要轉身去抽調檔案,只聽國師說道:“對了,容魚,找個合適的理由,將猿蹂棧青玄洞贈予洪正雲。不用著急,年底之前辦成此事就行。最終讓洪正雲隱約覺得是縣令王湧金,四海武館魏歷,都曾暗中出力就可以了。”

容魚說道:“青玄洞歷史悠久,雖然荒廢多年,但是頗多神異,這麼多年始終無人入主,朝廷也不敢隨便將這處位於龍脈之上的古舊道場,拱手讓人,禮部就是擔心青玄洞的破土動工,

大興土木,會影響到京城的風水。洪正雲只是洞府境,壓得住嗎?”

陳平安解釋道:“青玄洞當然有學問,其氣既清且冷,一般道人確實鎮不住,別說是洞府境,地仙也未必敢說自己德行配位。不過先前顧璨已經在青玄洞內動過手腳了,之後鄭居中也在門口待過片刻,按照山上的說法,就是已經將冷地捂熱了。洪正雲雖然境界不高,但是德行深厚,本性溫醇,在此居止無大礙。回頭我還會親自走一趟青玄洞。”

容魚點頭道:“我這就去辦。總不會讓洪正雲輕鬆猜到國師的身份。”

陳平安板著臉說道:“你也不能把事情辦得過於天衣無縫,要讓洪老哥九疑一信才好,否則遊俠曹沫以後還怎麼騙酒喝。”

容魚忍俊不禁,不好評價什麼,她小聲說道:“曹編修已經跟翰林院正式遞交辭呈,而且退還了一筆俸祿。翰林院那邊,不敢擅作主張,如今還在等國師府的訊息。”

之前容魚思來想去,覺得還是以曹編修稱呼曹晴朗較為穩妥。像那在國師府“借宿趕考”的林守一,反而沒有這類顧慮,喊林公子或是林仙師都無妨。

曹晴朗除了是國師的親傳弟子,青萍劍宗的一峰之主,還是當年大驪朝的科舉榜眼,一直擔任翰林院的修撰官,正七品。

在崔東山的安排之下,編修曹晴朗這些年屬於始終待在在史館修史編書,翰林院考核一場不缺席,官場察計一場不少,官身不變,不升不降,每月俸祿也不少一文錢。

先生沒有當國師之前,被小師兄用各種理由按在了翰林院這條冷板凳上坐著,其實曹晴朗內心始終彆扭,等到先生成為大驪國師,曹晴朗就下定決心,再不能白拿朝廷俸祿,要辭官了。

陳平安笑道:“有事弟子服其勞嘛。去當個學塾先生挺好的,天底下哪有不好為人師的讀書人呢。”

如今就陳平安這個修道境界,實在是分身乏術,尋常縮地符已經“不堪重負”,畢竟連魏檗想要將躋身武學十一境的陳國師丟到落魄山或是國師府,都已經相當吃力。但是學塾蒙童們的課業不能落下,曹晴朗就繼姜尚真之後,當上了村塾的第三位夫子。

陳平安說道:“你再跟翰林院那邊打聲招呼,不要擅作主張,按照規矩走就是了。”

容魚試探性說道:“准許辭官是題中之義,俸祿是不是就別退了?曹編修雖然沒有去翰林院點卯,但是編書一事,是實打實出了力的。”

陳平安揉了揉眉心,“你看著辦好了。還有請周海鏡喂拳一事,不必跟她客氣。”

容魚笑道:“周海鏡已經跟著曹耕心一起乘船離京了。”

陳平安也不意外,笑呵呵道:“如果他們真能走到一塊去,也算一雙人人豔羨的神仙道侶了。”

沉默片刻,陳平安說道:“那就寄一份武夫魚虹的檔案給曹耕心。

他等於是把難題拋給了曹耕心,解決得好,就是一份極有誠意的聘禮。處理不好,曹尚書小心官場情場兩失意。

容魚心領神會。

陳平安從抽屜裡拿出幾本冊子遞給容魚,說道:“底本總共十六冊,前不久讓崔東山用山上術法搗鼓了幾套手抄本,幾位弟子學生都是人人有份的,這幾本你拿去,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

容魚雙手接過,眉眼溫婉與國師道謝。

陳平安寫那部山水遊記,是單給寧姚看的,落筆要講究一個繁簡得當,免得她看了覺得乏味。

但是一些“題外話”,就可以完全不必計較什麼肥瘦適宜的規矩了,所以閒暇時寫了十六冊的讀書筆記,說是讀書,其實書籍的摘抄內容,只佔了半數,其餘更像是一些即興的負暄閒話,例如家鄉在福祿街的李希聖一些言語,自家落魄山的朱斂的論詩等,可是佔據最多篇幅的,還是精心蒐集了柳清風的一些奏摺策論,以及雙方屈指可數的那幾場對話。

這些冊子的底稿本,寧姚當然早就看過,只是她明顯更感興趣那些江湖演義、公案小說,對冊子上邊記錄的掌故、義理,能把她看得打哈欠,陳平安也就不為難她了。單說讀書這件事,呵,他家寧姚當真是從小就沒啥耐心的。寧府書房是怎麼個光景,當然,她記性好,悟性更好,也不必講究什麼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陳平安提醒道:“翻書的時候,可以多看看柳老尚書的那些‘夫子自道’。”

容魚笑著點頭。

陳平安說道:“你記一下,柳清山和柳伯奇什麼時候返回寶瓶洲,第一時間告知我。”

他們這雙道侶,這些年雲水生涯,已經慢悠悠遊歷過數洲山河了,好像目前就在流霞洲逛蕩,蹤跡或隱或現。至於青鸞國的柳氏祖宅獅子園,始終有人看守打理,倒是沒什麼問題。

容魚想起一事,說道:“曹編修離京之前,還要跟荀趣一起,參加一場同年酒宴。”

陳平安笑道:“設宴接風洗塵,折柳依依送別,都是文人雅事。他們這一屆的同年進士,出了不少官路亨通的年輕俊彥,是該聚聚。”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曹晴朗是國師私淑弟子一事,京城裡邊的有心人總會知道的。

曹晴朗是那一年京城春闈的會元,之後殿試的榜眼,可惜不是狀元,否則就要連中三元。

陳平安在這件事上格外小心眼,甚至專門去調閱了狀元張定的殿試文章,結論就是好像張定和曹晴朗誰奪魁,都說得過去。

當年那撥跟曹晴朗一起金榜題名的科舉同年,如今都在大驪官場混得不差,比如十八歲的探花楊爽,還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進士,還有一個叫王欽若的,這幾個都曾在翰林院編書,之後各自在六部行走歷練,升官都不慢。

陳平安說道:“明天早上和下午的兩場國師府議事,兩份名單都再增設幾人,你記一下他們的名字。”

容魚立即神色嚴肅,默默記下兩撥人,參與下午議事的人選,就臨時新增了巡狩使裴懋。

陳平安提筆批閱公文,容魚腳步輕輕走出屋子,她跨過門檻之際,聽到國師笑道:“知會竹酒一聲,我們晚上一起去大名鼎鼎的菖蒲河那邊下館子吃宵夜。”

————

萬里無雲,天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青色,翠壁粘天似的景象。

渡船專門揀選一處大瀆水面遼闊處,如鳥飛渡。

青衣童子站在渡船觀景臺,雙手負後,說道:“小米粒啊,過了大瀆,就是別國嘍。”

小米粒點點頭,大瀆以北盡是大驪國土,再往南走,可不就是異國他鄉。

鍾倩叼著牙籤,打了個酒嗝,託景清祖師的福,認識了個新朋友,吃了頓白食,喝上了仙家酒釀。

那位一口一個景清祖師的年輕修士,也不是什麼手頭闊綽的山上神仙,據說是因為門派前些年搬遷到了中嶽地界,“趕巧”又參加了一場夜遊宴的緣故。

說自家門派在那之後,如他這般的譜牒修士出門遊歷,就處處節儉了。方才酒足飯飽,陳靈均便要結賬,不曾想那個仙師竟然已經偷偷付過錢了。從頭到尾,也沒有要藉機與落魄山攀附關係的念頭,好像就只是請他們吃喝一頓,僅此而已。陳靈均自然內心愧疚,本來是打算自己掏腰包的,所以這才點了一壺好酒,事後總覺得不好意思,想要找他聊幾句,結果一問

才知對方已經在上個渡口下船了。

到頭來除了知道對方的名字,陳靈均連他那門派叫什麼都不清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