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演奏級考試的曲目難度也是有高有低的,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曲目,甚至不乏有自信滿滿的人自創曲目的。
曲子難度越高,彈奏得越精彩,當然得到的演奏級等級也越高。
能達到演奏級程度的,基本上都是有天賦的鋼琴高材生了,很少有人會試圖另闢蹊徑,尤其這還是在直播中。
“我想彈奏一首《灰燼中的安魂曲》,以告慰我在災難中逝世的同伴和老師。”隨著蘇曉曉的話音落下,不少在場的人臉上露出詫異的神色。
《灰燼中的安魂曲》是這個世界裡歷史中的一位鋼琴家拉赫瑪尼所創造的曲譜,曲目高潮部分,擊鍵的高頻音簇,需要在彈奏者在開指距離下完成十度音程跳躍觸鍵,更別提全曲包含無數次變調時的力度突變,要求手指觸鍵壓力誤差控制在不可思議的精密度內,才能完成演奏。
因為難度極高,幾乎很少有人能完整的演奏這首曲子,堪稱演奏級考試裡的地域級難度。
但比起蘇曉曉的選擇,她的話更加引人疑惑。
災難?她經歷過什麼災難?
只是這種時候顯然不適合問這些。
直播間有些懂點鋼琴的人此時都會為蘇曉曉捏了一把冷汗,也有想要看好戲的如劉嘉馨等覺得她太過自大。
可當她坐在鋼琴前時的一瞬間,她的氣勢都完全變了。
彷彿一個高貴的公主,來到了屬於她的戰場。
手指微微按下琴鍵的瞬間,整座音樂廳的空氣驟然緊繃,彷彿被按下了暫停鍵,連塵埃都凝固成聆聽的姿勢。
琴鍵震顫,如利刃劈開寂靜,將聽眾的心臟吊到斷裂的懸崖邊緣。
《灰燼中的安魂曲》前半段悲壯劇烈,描述的是災難的發生,後半段悠然平穩,是為逝者祈禱安魂。
整個音樂廳包括評委在內全都神情鄭重,因為他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曲調中的情感和悲憤,這樣精準爆發出來的實力,堪稱大師級的水準。
甚至當災難的曲調席捲到最高點時,眾人彷彿聽到了教堂鐘聲般的和絃,安魂曲的段落自此處流淌而出,澄澈的音色慢慢覆蓋了先前的激烈,變得婉轉而憂傷。
曾經有不少鋼琴演奏家就失敗在這個轉折的部分,或者就是處理得不夠圓潤自然。
但蘇曉曉做到了!這部分的轉折被蘇曉曉處理的圓潤完美,堪稱毫無破綻。
此刻她垂落的睫毛在琴譜上投下羽翎狀陰影,如玉般的手指靈活而精準地落在了每一個琴鍵上,手腕懸停的弧度優雅端莊,
她彷彿彈奏的不是鋼琴曲,而是一首真正在安撫靈魂的牧歌。
只是溫柔中透著犀利,婉轉中帶著凜冽,彷彿審判之劍的冷光在顫音裡折射,亡靈低語隨琴音滲入骨髓,和絃彷彿化作千萬只白鴿,撲簌簌掠過殘破的玫瑰花窗。
最後的餘韻裡,是死亡與永生碰杯,直到最後一個音符消散,不少人都感覺眼角溼潤,不知不覺凝結了淚水。
“太精彩了!”當最後一個琴音落下時,音樂廳內安靜了足足四五秒,隨後便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連評委們都情不自禁地起身鼓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