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甯卻不知道,這些售房廣告,才被貼上不久。
如果她有注意到相反的方向,就會看到有工作人員,正在搭梯子貼廣告,掛橫幅。
富陽小區和建設小區屬於兩個不同的專案。
因原屬於不同的破產事業單位,原住民都是其單位職工。
作為地產拆遷來說,最難的永遠是住戶安置。
往往有拆遷工作開始時,都會有“拆遷釘子戶”“協議不成”之類的熱門話題,這兩個小區完全沒有。
安甯想從這兩個點上下手,她對這兩個小區不死心。
她有種執念,屬於她的東西,她非要拿到手不可。
“孟老師,你能幫我找到這兩個小區原本的居民嗎?我不做什麼,就是想調查一下,開放商是怎麼做工作的,我學習一下。”
這個一戳就破的謊言,沒被孟老師識破,他很認真的想了下:“我好像有幾個學生的家,原本就在這兩個小區,我幫你問問。”
孟老師拿出手機,翻了下,找出一個人名,撥打了過去,手機開成外放模式:“小楊同學,你們家搬家了?”
電話那頭的小楊同學高興的道:“孟老師,我們家拆遷了,拆一補一,現在住在靈感廣場。”
“現在我沒空了,回頭去你就看看,”孟老師隨便跟小楊同學聊了幾句,掛了電話,他問安甯:“還要給別人打嗎?”
安甯真的不想死心:“再打一個吧,如果這個也對拆遷很滿意,我大致知道開放商怎麼工作的了。”
拆一補一,是根據檔案來的。
一般拆遷戶還會根據地皮位置,問開放商要補償款。
孟老師又打出一個電話,同樣是外放:“林琳同學,你們搬家居然不告訴老師,今天老師去那邊家訪,熟悉的人一個都沒有了。”
“是孟老師呀,”電話裡傳出一個熱烈的女聲:“我是林琳媽媽,我們家拆遷了,補償很不錯,林琳在盯著裝修新房,我去叫她接電話。”
“不用了,我就是看到你們不在建設小區了,打個電話關心一下,”林琳是女學生,跟小楊同學不一樣,孟老師非常注意分寸。
掛電話之前,林琳媽媽說了現在的住址。
一連兩個拆遷戶,對拆遷對非常滿意,安甯不解的道:“我知道開放商是怎麼工作的了,但他們是怎麼叫這些不同的人,都滿意的?須知眾口難調。”
“我對生意完全不懂,但至少知道,開放商叫拆遷戶都滿意,說明這個開放商很不錯,我想買這裡的房子,”孟老師歉意的道:“沈夫人,你要是沒事了,趕緊開車回去吧,我跟幾個朋友約好要見面,先走了。”
孟老師走了。
安甯定定的看著孟老師,現在的孟老師,有點像她當初剛認識的沈非庭。知性,溫柔,溫文爾雅,體貼溫暖。
現在的沈非庭變了。
在孟老師離開之後,安甯還是開車去了原先的富陽小區,她不信富陽小區的房子賣完了。
當開車到原富陽小區時,門口掛著的橫幅,明明白白寫著“已售罄”
有不少人在工業圍欄外,朝裡面的工地張望。
安甯下車找了一個空檔鑽了進去,在地上撿了些東西,鑽出來,飛快離開。
回到家,書房的燈還亮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