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在嘉靖年間

第102章 掌印鎮撫使

“皇上,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陸炳斟酌著道:“您想想,徐孝先的奏疏是透過東廠遞到您這裡的。而無論是皇上您還是東廠,如今對馬墉都沒有任何動作。臣想,馬墉此時一定認為,徐孝先還沒有找到他貪墨的罪證。

所以朝廷此時才遲遲沒有動手。

透過接觸王應舉,馬墉最起碼可以掌握兩條重要的線索:其一,從北鎮撫司得到這件事情的進展。其二,利用從北鎮撫司得到的訊息,進而決定該如何動作。”

嘉靖不作聲地看著陸炳,長長嘆口氣。

馬墉確實精明能幹,而且陸炳說的也沒錯。

這種他自己欽點的朝臣貪墨案,東廠不合適緝捕拿人。

錦衣衛雖合適,但並非他的職能。

何況,從一開始這件案子便是由徐孝先靠著東廠辦的,所以若是要緝拿朝臣,便是隻有北鎮撫司了。

如此一來,馬墉透過北鎮撫司自然能夠得到他想要得到的訊息。

“對於徐孝先你怎麼看?”

嘉靖岔開話題問道。

“回皇上,臣認為……徐孝先有勇有謀,是個可造之材。無論是仇鸞一案,還是沈叢明一案,徐孝先都表現得極為出彩。若不是皇上您把他借給了東廠,臣在錦衣衛辦差上也會多多倚重的。”

“錦衣衛就別想了。”

嘉靖看了一眼陸炳,又看向旁邊默默不語的黃錦,道:“東廠也別想了。”

“呃……那皇上的意思是?”

陸炳有些明白嘉靖的想法了。

嘉靖也是有苦難言啊。

東廠、錦衣衛、北鎮撫司三者,本該是他這個帝王手裡最為鋒利的刀。

可這些年來,無論是東廠還是錦衣衛,或者是北鎮撫司,其實從未讓他滿意過。

陸炳雖忠心,且也有一定的才華,可做事向來是瞻前顧後。

即便是有他這個皇上做陸炳的最大靠山。

可這些年來,陸炳在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只能說是成績平平。

老好人的性格決定了陸炳的上限,看看他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誰,就已經一清二楚了。

東廠要比錦衣衛稍微好一些。

但黃錦一來要隨侍在自己身邊,再分心讓東廠做多餘的事情,黃錦就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所以這也是為何,隨著徐孝先的異軍突起後,陸炳跟黃錦為何都很賞識的原因。

畢竟,有這麼個一個屬下,對直接向皇上負責的他們兩個人而言,可謂是極大的一個助力。

陸炳跟仇鸞之間的事情就不用說了。

而他跟馬墉之間的矛盾,若是換做旁人,也絕不會把如今的馬墉逼迫得跟無頭蒼蠅似的四處奔波。

甚至陸炳自認為,即便是他親自上陣,都不見得能把馬墉這個堂堂正二品的都察院右都御史,逼迫到眼下這般境地。

但徐孝先卻是做到了,而且做得極為漂亮。

使得到如今,從來沒有人懷疑,馬墉如今的衰落,其實跟自己有著很大的關係。

嘉靖望著面前的兩個舊人,微微嘆口氣。

這些年來東廠、錦衣衛讓他算不上滿意,但好在兩人還能潔身自好,約束好自身。

更未與朝臣同流合汙,能一直保持著跟他這個皇帝站在同一條戰線上。

而北鎮撫司就不同了,一直以來都是他的一塊心病。

走馬燈似的不知道換了多少個掌印鎮撫使了,但沒有一個能讓自己滿意。

要麼是被朝臣拉攏腐蝕了,要麼就是迷失在權色之中。

就像這新上任的王應舉,同樣是嘉靖欽點。

可結果呢?

這才幾日的時間,已經快把青樓當家,把家當客棧了。

商賈也好、官員也罷,從陸炳遞上來的奏疏上就能看出來,天天除了收禮便是應酬加睡青樓女子。

這樣的朝臣,嘉靖又怎麼敢放心依仗呢?

此時的嘉靖,深吸一口氣,原本還想再等等看,再考校徐孝先一段時間,而後再議能否委以重任。

如今看來,等不了了。

陸炳、黃錦都無法離開京師,北鎮撫司的王應舉……爛泥扶不上牆。

“擬旨,晉錦衣衛中千戶所壬字所百戶徐孝先正五品千戶,即日起掌印北鎮撫司,賜飛魚服、鑾帶繡春刀、賞金百兩……。”

陸炳有些震驚,同時也有些慚愧。

但不管如何,在他看來,這個結果對他而言有利無弊。

畢竟,如今迫在眉睫的馬墉一案,就可以名正言順地由徐孝先來辦了。

而且,這件事情的起因,也只有他跟黃錦以及徐孝先三人知曉。

黃錦愣了愣,旁邊的秉筆太監此時也已經擬好了嘉靖的旨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