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母拗不過自家兒子,最後咬牙跟在村裡人後頭讓預留一個名額。
翌日一早來村裡報名種地進作坊的人從村頭的石碑排到村中央,三五成群的婦人包著頭巾,手挽著手過來。
她們身上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打著補丁,漿洗的乾乾淨淨,這已經算是最體面的一件衣服,生怕東家因為自己拖拉埋汰不要自己。
來之前很多人還特意洗手洗臉,也算是給東家一個好印象。
作坊今天停工一天,村裡負責招聘的李月和張翠萍選了二十個人專門負責這塊。
她們統一工作服,昂首挺胸,身姿挺拔,穿梭在人群中顯眼的很,可把這些婦人羨慕壞了,對比自己就畏畏縮縮,佝僂著背生怕背別人注意到。
漢子們倒沒婦人們那麼細緻,都是來幹粗活的,覺得自己有一把子好力氣,為彰顯自己的肌肉,有些還故意露出來胳膊,希望東家能要自己。
大家先行報名,不會寫字,符合報名條件的一波,不符合的又是一波,將將符合的一波。
過來報名的有的自帶水囊和乾糧,離家遠就不用來回奔波。
眾人七嘴八舌:“你們真的包吃?”
“我家離得遠也能幹嗎?”
有些漢子平時農閒的時候也會進城去務工,對這些事情也算熟悉。
他們面上裝的淡定,但搓著手緊張的冒汗還是能暴露內心的緊張。
悄默默數了下自己的競爭對手,今天來人這麼多,會不會不要自己。
大老遠跑過來又是折騰一天功夫。
有些漢子沮喪的嘆氣,想走又想著搏一搏,萬一要自己呢。
平日裡那些大戶人家說話趾高氣昂的,他們害怕不敢問,但李家村的明顯要比那些人和善的多,心裡有好奇的也跟著追問,希望能瞭解的多點。
大家不怕吃苦,就怕吃苦賺的錢不能拿到手。
這個年代也是有拖欠工錢的,他們有些人家膽子小不敢去鬧,只能咬牙等著過年支取或者東家一拖再拖。
李家村幹活結的是現錢,幹完活檢查沒問題就給,錢少點也樂意跑過來,打聽才知也不少。
來的人多,問話的人這裡問一句,那裡問一句,場面亂哄哄的,然後一個時辰最後報名的也就十來個人,其他人不敢貿貿然報名,稀裡糊塗啥都不懂。
李天眼瞅著這天都快晌午,肚子餓的咕嚕嚕叫喚一點成效都沒有找到自家閨女。
“我覺得咱們是不是要先開個簡單的小會,這些報名的人集合在一起,提出來的疑惑儘量全都告訴大傢伙。”
不識字自然不會認招工啟事,啥都問問問,同樣的問題問了有十幾個人問,問的人迷迷瞪瞪,被問的人一臉煩躁,一點成效都沒有。
她從空間裡拿出大喇叭,借來老爹的銅鑼,鐺鐺鐺敲得震天響,亂糟糟的人這才停下來全都探頭探腦望向這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