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第40章 武將之柱崩塌,軍功爵制的問題

但是贏辰所行之道,跟儒家的‘賢人君主’相差太遠了。

分明是以法家來行百家之術,若是贏辰上位,儒家真的有出頭之日嗎?

對此,淳于越深感懷疑。

而扶蘇儒家這邊又投入了太多資源,無論如何淳于越是無法割捨的。

天幕的畫面,依舊在繼續,主播的聲音再次響起。

“誠然,諸位以為『昭武革新』到此為止了嗎?”

“不不不,這還不是『昭武革新』的全貌。”

“為防君權過盛,無人敢諫,昭武大帝更在門下省特設『諫院』!”

“諫官可獨立上奏,封駁詔書,甚至…當面廷斥君王之過!”

“而這,恰恰是對始皇帝時期,最大的撥亂反正!”

此言一出。

章臺殿,群臣劇震,想不到天幕的矛頭,居然直指始皇帝。

嬴政面沉如水,心底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但實際上早已經醞釀雷霆怒火,他倒是要看看天幕為何會那麼說。

為何昭武帝的舉措,是對於自己統治時期的撥亂反正。

而天幕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答案。

“歷代皇帝當中,始皇帝的勤政大概是出了名的。”

“秦實錄有云: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這意味著,嬴政每日批閱的竹簡,要以石(一百二十斤)來計量,不處理完規定的數量,絕不休息。

這種自律,已近乎自虐。

“皇帝勤政,對也不對。說他對,是因為他盡心國事;說他錯,則錯得離譜。”

“始皇帝‘事無鉅細,皆決於上’的準則,看似勤勉,實則破壞了自孝公以來,宗室、外戚、功臣三權平衡的默契!”

“文臣一系,在無法有效制衡君權之下,導致大權盡落於李斯之手。”

“始皇帝在位時尚可壓制,一旦駕崩,權力便歸於丞相,而非新君。”

“李斯大權獨攬,終釀‘沙丘之變’,『文臣』一柱,自此崩塌。”

他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天幕的言論,更像是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的抽打在嬴政的臉上。

自己引以為傲的勤政,居然被天幕批駁的不值一提。

更是將李斯坐大、大秦險些二世而亡的源頭,直接歸咎於他自己。

這,如何讓嬴政認同。

哪怕嬴政再怎麼不甘心,但是天幕的話語,依舊是像是一根刺一樣,刺入他的心口。

“『文臣』崩塌,那麼『武將』又是如何崩潰的呢?”

畫面隨之切換,軍功爵制的誕生與演變呈現於天幕之上。

“眾所周知,商鞅變法奠定了秦國的軍功爵體系,它曾是秦國崛起的基石。”

“大秦的軍功爵制,就開始逐步走向‘崩塌’的邊緣。”

“然,自天下一統開始,這套體系便已開始走向崩塌的邊緣。”

“至始皇帝統治末期,大秦帝國,已然呈現末世之景。”

此言一出,宛如驚雷炸響,王翦與蒙武兩位軍方巨擘,瞬間面無人色。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