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成為昭武帝認可的‘天下英雄’,幫助昭武帝平定天下。
來自於關中最底層的民心,以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將徹底改變大秦的政治格局。
…
與此同時,大秦咸陽。
章臺殿上,贏辰那套‘三源開利’的理論,就好像是給迷霧上的所有人,找到了新的鹿。
以‘工商之利’,取代軍功爵制因為‘缺地’導致的相關封賞。
而經過了大討論,朝堂上的大臣,終於有了決定。
“陛下!”
第一個站出來的,則是上將軍王翦。
這位滅國無數的老將,此時的臉上也顯露出難以抑制的激動,他聲音洪亮,擲地有聲道:“老臣以為,六公子的策略,乃是強軍之策,更是安軍之策。”
“我大秦銳士,為國征戰,所求不過是封妻廕子,光耀門楣罷了!”
“若能夠以鹽鐵、商市之利,取代田畝封賞,可彰顯陛下之仁厚,又能夠使得將士們避免背井離鄉,鎮守邊疆之苦!”
“此法能夠成,我大秦的軍心,將會穩如泰山。”
“老臣附議!”蒙武緊隨其後,聲如洪鐘,“如此一來,我大秦便可將有限的關中沃土,盡數分予有功之老秦人,以固國本!”
“而以工商之利賞功臣,則可源源不絕!”
“此消彼長,國力必將蒸蒸日上!”
軍方巨頭的旗幟鮮明,讓殿內的氣氛瞬間為之一變。
丞相王綰沉吟片刻,也緩步出列,躬身道:“陛下,六公子之策,雖看似離經叛道,實則暗合管仲之術。”
“鹽鐵官營,自古有之,並非無源之水。”
“若能以此為基,開闢新財源,確實能解國庫燃眉之急。”
“至於以商稅、鹽鐵稅分賞功臣,此事體大,需慎重商議,但……或可一試!”
務實的文官集團,也表達了謹慎的支援。
此刻,壓力全部來到了法家和儒家這邊。
李斯只能沉默,加上自己代罪之身,在朝野都支援的情況下,他的反對沒有絲毫用處。
而淳于越等一眾儒生,則是徹底沉默了。
他們引以為傲的“仁德”、“禮樂”,在這套冰冷、現實、直指利益核心的經濟理論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更何況,這些儒生是拿不出解決軍功爵制問題的政策的,所行的無非就是復《周禮》那套。
龍椅上,嬴政將群臣的神色盡收眼底。
軍方對於‘官山海’策可能蘊含的龐大利益,露出強烈的渴望。
因為贏辰的策略,精準的擊中了一個軍功爵制最為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土地供應不足。
而文官不用說了,自然期望‘官山海’策能夠給帝國帶來新的財源,壯大大秦根本。
“好了!”
皇帝的聲音響起,壓過了所有的議論聲。
“傳朕旨意!”
“自今日起,天下鹽、鐵,盡數收歸官營!”
“著少府立專司衙門,統管此事,膽敢私自鑄鐵、販鹽者,以謀逆論處,夷三族!”
“遵旨!”
殿下群臣山呼海嘯,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