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第69章 昭武帝‘三問’,民本天命革舊秦

‘復國’大義!

這些,能夠比的上昭武帝給的東西?

對於昭武帝給予萬民的‘實利’來說,起不到絲毫作用。

他們要復的國,可不是百姓之國,而是貴族之國。

對於百姓黔首來說,他們說秦人、趙人,亦或是楚人,有什麼區別。

歸根究底,不都是華夏的一員。

始皇帝最大的功績,這便是讓周室分封的諸侯,再次歸於一統,讓天下再次納入九州的統一秩序當中。

《尚書正義》有云:“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華夏。

代表的是自上古以來,九州這片土地的文明傳承。

還有,黎民百姓。

過去這些黎民百姓,並不被視作民的一部分,在那個時代,‘民’的概念是貴族,是統治者下的公卿、士人。

昭武帝出現,所顛覆的上春秋戰國以來,對於‘民’概念的理解。

他,將“天”與“民”的聯絡,從貴族的掌控中生生撕裂,而後,親手將其與那億萬萬被稱為“黔首”的黎庶、被視為末流的商賈,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此刻,無論貴賤,皆為“萬民”!

轟!!!!!

正是因為如此,昭武帝才讓六國舊貴恐慌。

而他們,也不由得產生了一個念頭。

那就是天幕上的昭武帝阻止不了,那麼現實的昭武帝,他們千方百計,也不能讓其登上皇帝位。

要是由他取代了始皇帝,那麼他們還有什麼好日子過呢。

天幕的畫面推進,回到了主播的視角。

“昭武帝確立的‘民本’天命觀,在修訂《秦禮》這點上,能夠完美的體現出來。”

“‘民本’天命觀的確立,也成為了大秦能夠延續整整四百年的根本!”

四百年的時光,延續一個龐大的帝國。

對於六國舊貴來說,無疑是一道驚雷,這豈不是說明,他們的‘復國’行動都失敗了嗎?

他們的‘國’,終究還是被‘秦’字所取代。

不甘心!

他們絕對不甘心!

可是,天幕所言的畫面,卻是讓他們陷入了長久的絕望。

而畫面上,天幕開始切換,來到了天下再次一統後的大秦朝堂。

一次足以決定大秦天下未來的論道大會,正在咸陽開始。

面對百家爭鳴,面對無數思想的激盪,昭武帝贏辰,沒有選擇任何一家學說,將其獨尊於廟堂。

而是讓其在論道大會當中,說服自己,透過和百家言論爭辯,只要獲勝,他就可以允許使用任何一家的學派理論,用在大秦的治國運用上。

對於諸子百家來說,昭武帝丟擲的東西自然是巨大的誘餌。

為了學派的傳承,為了理念實現的榮耀,當世所有頂尖的大師巨匠,盡皆匯聚於此。

匯聚在,可以容納數千、數萬人的咸陽宮內。

來到這座帝國權力的中心,為的就是獲得帝王的認可,將他們的學說定位帝國的立國之本。

然而。

昭武帝接下來的舉動,擊碎了所有人的預想。

“諸位先生。”

他開口了,聲音不大,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