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為了給全軍將士換上無堅不摧的神兵,更是為了大幅提高陣亡將士的撫卹!
可惜,有人不願意將士們好,不願意交出‘鐵礦’。
中下層將士們無不義憤填膺,在‘輿論’上關中舊貴一下就輸了。
一時間,這些貴族的府邸之內,皆是愁雲慘淡,每個人的臉色都變得特別難看。
…
咸陽寢宮。
“這小子,還真會用計。”
嬴政聽完內侍彙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一群只會躺在功勞簿上的廢物,區區鐵礦被收,就急得跳腳。”
“朝廷的俸祿,加上賞賜田土,已足以滿足所需。他們,還要什麼不滿?!”
一想及關中舊貴,一個個像鐵公雞般死死攥著鐵礦不放,嬴政心中怒火更盛。
大秦待他們不薄,稍作犧牲便如此不甘?
對於這些人來說,確實難。
整樁事情裡,唯一讓嬴政不悅的,卻是扶蘇的表現。
他怎會蠢到去幫這些人說話?
“官山海”之策,原就是收斂資產歸於朝廷。
這些貴族自秦惠文王以來,已攫取大秦足夠多的利益。
如今分出些許以濟國用,竟也推脫不肯。若按嬴政平素的暴烈脾性,怕是早就下令斬了。
“扶蘇……”
嬴政長嘆,眉宇之間盡是複雜。
若這長子能多些機敏,就不用自己如此操心。
某種意義上,嬴政對這位“好大兒”,已是徹底無奈。
說他蠢吧。
實際上也不蠢,只是性格上容易沒啥主見。
而且,容易被人忽悠。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性格,嬴政覺得扶蘇不適合作為儲君。
大秦的儲君,能夠做到首先一點,那就是明辨是非。
什麼是非呢?
作為大秦的儲君,首先要分辨的就是哪些是對於國家有益的。
哪些,是對於國家無益的。
如果連這點能力都沒有的話,又談什麼治理國家呢?
嬴政只能說,自己這‘大號’確實養廢了。
唯一沒廢的,就是突然崛起的‘小號’。
六公子贏辰了。
“去告訴扶蘇,讓他好好讀讀《商君書》和《韓非子》。”
“少聽些儒門的空談,法家之道,再怎麼樣也是大秦立足根本,無法徹底棄用。”
不多時。
嬴政的話語,就被人帶到了扶蘇的府邸。
“父皇這是…”
扶蘇呆愣住了,他原本以為這次直言上諫,能夠讓嬴政刮目相看。
結果,就是讓自己去多多讀《商君書》和《韓非子》?!
一想到這裡,扶蘇的心情,就變得失落無比。
自己的這次上諫,看來失敗了呢。
嬴政的眼中,只有六弟,再也沒有他這個長公子扶蘇了。
“可惡…”
扶蘇握緊拳頭,心中不甘的情緒,也因此變得越發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