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章 諸葛孔明竟知世間有劉備耶

劉備不知道車胄暗中給曹操送信。

亦或者說:只要車胄明面上支援錢糧助劉備安撫遊戶,劉備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在徐庶的協助下,劉備的部曲也由最初的百餘人增加到了三百人。

三百人雖少,但兵貴精不貴多。

只要調遣得當,亦可成就大事。

部曲有了,劉備的底氣也硬了,遂有佈告求賢的想法。

佈告求賢和學圃求賢,區別在於:前者是明著來,後者是偷著來。

“將軍求賢,何必佈告?我有一友,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琅琊陽都人,生於光和四年,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徐庶沒忘記跟諸葛亮的約定,見時機成熟,遂向劉備舉薦。

一聽諸葛亮是琅琊人,劉備頓生親切感。

“不知此人才學,與元直相比如何?”親切感歸親切感,劉備求賢是為了謀大事而非如劉表一般求虛名。

首重才學!

徐庶笑道:“我又豈敢跟孔明相比?我如螢火之光,孔明乃皓月之明也!”

話音一落。

劉備驚坐而起。

左右侍立的關羽和張飛,亦是面有驚愕。

相處多日,不論是劉備還是關羽張飛,都認可了徐庶的才學,皆認為徐庶乃當世少有智者。

不曾想,徐庶竟然以“螢火之光”自比,以“皓月之明”來誇諸葛亮!

更令三人驚訝的是:諸葛亮生於光和四年,未滿二十!

張飛心直口快,問道:“曹操麾下有號稱王佐的荀彧,有號稱鬼才的郭嘉。孔明之才,比之二人如何?”

徐庶語氣一凜:“荀彧和郭嘉雖有大才,但不如孔明多矣。孔明每常自比管仲、樂毅,身兼文武大略;然以我觀之,孔明之才,可比那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

劉備三人更驚。

不論是管仲樂毅還是姜尚張良,那都是青史留名的傳奇人物。

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竟能與這四人相提並論?

若不是與徐庶相識多日,且又見識了徐庶的才學、知曉徐庶的為人,劉備三人都得懷疑徐庶酒醉未醒。

見狀。

徐庶又道:“左將軍有所不知。我本在襄陽避禍求學,是孔明專程尋到我,稱‘北方有明主,可同往投之’。”

“孔明初提左將軍時,只因左將軍尚在曹操麾下,我未敢相信;孔明卻認為‘左將軍素有德行信義,能復興漢室者,非左將軍莫屬!’”

劉備又驚又喜:“諸葛孔明竟知世間有劉備耶!”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到嘴邊的質疑又按了回去。

本以為諸葛亮是個狂生,沒想到諸葛亮竟是劉備的小迷弟。

那句“能復興漢室者,非左將軍莫屬”,既動聽又悅耳!

一時之間。

關羽和張飛都對諸葛亮生出了好感。

諸葛亮是否有管仲樂毅姜尚張良之才尚不能確定,可單論諸葛亮對劉備的推崇,就值得關羽和張飛另眼相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