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10章 我得孔明,如魚得水

換個膽小的。

別說請諸葛亮相助,不噴諸葛亮一句“狂生腐儒,紙上談兵”都是有涵養的君子了。

然而。

觀劉備舉止、神態、語氣,既有王者之風,又有霸者之氣,堪稱當世英雄!

【孔明得其主矣!】

龐統的眼神逐漸明朗。

“我得孔明,如魚得水!”

“自今日起,孔明為軍師中郎將!”

劉備開懷大笑,更是當場拜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參掌軍政諸事!

軍師中郎將屬於劉備自創的非正式官職,雖然不如左將軍長史和豫州別駕正式,但勝在靈活且更顯親近。

因為是劉備自創,故而這個軍師中郎將的職務含權量就全權由劉備來決定,而不會受左將軍長史或豫州別駕這類官職的限制。

這個自創,劉備是跟曹操學的。

昔日。

曹操為表示對郭嘉的親近,單獨為郭嘉設定了軍師祭酒一職。

軍師常為幕僚屬官所設,祭酒即首席,軍師祭酒即首席幕僚。

曹操以軍師祭酒之名,旨在突出郭嘉在曹營的超然脫俗。

同樣。

劉備設定軍師中郎將,用意相似。

對於“軍師中郎將”這個非正式官職,諸葛亮亦是欣然接受。

有漢以來,左將軍長史或豫州別駕不知凡幾。

而軍師中郎將一職,目前則由劉備首創、諸葛亮獨享!

漢武帝昔日,亦專為霍去病設定驃騎將軍一職,更讓驃騎將軍的俸祿同大將軍相等,金印紫綬,位同三公。

因其獨特,故而珍貴。

徐庶則是由上賓正式轉軍師職務,參議軍政,位在諸葛亮之下。

為表尊重,劉備又令關羽和張飛近前參拜。

一應禮數,極為周到。

由於龐統沒有擇主,劉備並不知道立在諸葛亮右側的書僮竟是被司馬徽稱為“南州士之冠冕”的當世奇才。

諸葛亮和徐庶尊重龐統的意願,沒有點破龐統的身份。

只不過。

二十歲的龐統,在自五丈原歸來的五十四歲諸葛亮面前,略顯稚嫩。

諸葛亮並不打算讓龐統一直當個旁觀的看客,提議讓龐統在張飛麾下出任小吏,美其名曰:雖是書僮,但義若兄弟,應當給其歷練的機會。

張飛如今是左將軍主簿,負責一應文書管理、行政協調、印鑑保管,同時作為左將軍的親信參與機要事務,是連結軍事指揮與行政運作的關鍵角色。

簡雍和糜竺兄弟,目前都歸在張飛這個左將軍主簿麾下出任小吏,協助理事。

劉備聞絃歌而知雅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諸葛亮的書僮,又豈會是常人?

劉備當即就採納了諸葛亮的提議,請龐統出仕小吏,又叮囑張飛不可怠慢了龐統,並未因一介書僮的寒微身份就小覷龐統。

【孔明啊——】

龐統暗歎,沒有反對。

一者是龐統雖然有天賦有才學,但極少將理論付諸於實踐,的確需要歷練的機會。

二者是龐統對劉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張飛麾下出任小吏,可讓龐統對劉備有更深入的瞭解。

諸事完美。

劉備意氣風發:“我已令人在府中備下酒宴,諸君可與我同往!今夜,不醉不歸!”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