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公且慢!”
見沮授真要出門去罵劉備,諸吏嚇得紛紛跪地阻攔。
“爾等竟敢攔我?”
沮授鬍子一吹眼一瞪,便嚇得諸吏大氣都不敢出。
攔也不行,不攔也不行,諸吏又是鬱悶又是無奈。
“哼!”見諸吏皆是戰慄驚懼,沮授終究還是不忍心,甩衣袖轉身喝令道:“去告訴劉備,我今日染疾,不便相見!”
諸吏如蒙大赦。
片刻後。
一小吏返回聲稱:“左將軍留下十車藏書便離開了,又讓我轉告沮公,安心養病,他會擇日再來拜訪!”
見沮授不說話,小吏又小心翼翼的詢問:“沮公,那十車藏書,要給左將軍退回去嗎?”
“劉備自願相贈,何須退還?”沮授脫口叱道,旋即又覺失言,沉聲改口:“這十車藏書,皆是為幽州寒微士子添置典籍。我掌幽州文教,豈能因私廢公?”
小吏嘴巴微微張開,欲言又止。
內心嘀咕:大人物的事,我等小吏還是少摻和為妙。
十車藏書很快被搬到文學館內,沮授挨著個兒的檢查了車上的千卷藏書,心情也變得複雜。
以沮授的智慧,自然能猜到劉備的意圖。
而將劉備與袁熙一對比,沮授的心情又變得鬱悶。
劉備一個跟沮授有舊怨的,都能為了大志而屈尊來請沮授;袁熙身為袁紹的兒子、如今的幽州刺史,卻為了幾句讒言而疏遠沮授。
人與人之間,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貼出告示,就言涿郡太守劉備憐州郡多有戰亂,士子雖有有向禮之心但無書可讀,故取康成公所注藏書一千卷,供四方士子抄閱。”
沮授的話讓諸吏一陣疑惑。
方才還罵罵咧咧恨不得跟劉備打一架,現在卻又在維護劉備?
沮授蹙眉瞥了一眼諸吏,喝道:“爾等當我沮授是那因私廢公的小人嗎?我非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有求學之心的四方士子!誰再妄加揣測,定懲不貸!”
威懾了諸吏,沮授又暗自氣悶:為何今日來拜訪的不是袁熙而是劉備?
左將軍府。
劉備也看到了沮授貼出的告示,不由讚歎:“沮授雖然仇視我,但公私分明,倒也令人敬佩。袁紹父子知其才能而不能用,知其稟性而不能容,何其愚也!”
頓了頓。
劉備又看向諸葛亮,問道:“軍師可有良策,讓沮授能真正為我所用?”
諸葛亮搖扇而笑,成竹在胸:“《莊子》有云,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將軍欲得沮授,只需以誠相待,便可水到渠成。一顧不成便二顧,二顧不成便三顧,三顧而請,便是鐵石心腸也能被將軍的誠心感化!”
說話間,諸葛亮不由想到了記憶中隆中舊事,不由暗生感慨。世間求賢若渴者,無人能出左將軍之右!
劉備點了點頭,道:“軍師良策,甚合我意。待我安頓了那數萬士民,我便再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