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心底兒對諸葛亮滋生了畏懼的王忠,客套幾句後就匆匆拜別,恨不能直接飛回昌慮。
餘者部曲,亦是惶惶如驚弓之鳥,緊隨王忠而逃。
“關某愚鈍,不知軍師為何要讓王忠在交割令上簽字蓋印。彼兵敗被擒,繳獲自然歸我等。”
關羽問出了按捺許久的疑惑。
諸葛亮搖扇笑道:“《禮》曰:師必有名。”
“昔日高祖採納董公之策,公開項羽殺害義帝的惡行,以'為義帝發喪'之名舉哀三日聯合諸侯,才在與項羽相爭中取得名望上的優勢。”
“左將軍一向以仁德信義著稱,又立志於匡扶漢室,那麼左將軍就不能與天子站在對立面。”
“王忠引兵來小沛,本就打著奉天伐罪的名義,我等若將王忠視為仇敵,豈不是自甘墮落為逆賊?”
“不論是讓劉岱給曹操送信,還是讓王忠在交割令上簽字蓋章,都是為了替左將軍正名。”
“我等既非逆賊,又何來繳獲?關司馬勿要疑慮。”
“可令軍吏將交割令抄錄,張貼沛國北部諸縣,向諸縣徵集武器和甲冑。”
關羽再次愣住。
抄錄交割令?
張貼沛國北部諸縣?
向諸縣徵集武器和甲冑?
每個字關某都認識,怎麼連在一起就令人匪夷所思?
見關羽愣神,諸葛亮又笑:“關司馬,莫要遲疑!”
“左將軍要在北方立業,沒有武器和甲冑如何能行?僅王中郎將一人就贈了諸多武器甲冑,諸縣豈能一毛不拔?”
雖然沛國北部諸縣的武器甲冑庫存不多,且質量也不高,但積少成多,有總比沒有好。
再不濟今後將徵集的武器熔鍊重鑄,也比直接開礦冶鐵再打造武器更便捷。
經諸葛亮一提醒,關羽這才反應過來。
若劉備有足夠的武器甲冑,小沛也不會窘迫到只有兩百白毦兵有配置齊整的武器和甲冑了。
也幸虧來的是劉岱和王忠這兩個帶兵水平低的。
否則,即便關羽有三國無雙的武勇,也難以憑藉個人武勇擊敗來犯曹軍。
再加上事後諸葛亮同樣無濟於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在諸葛亮“先禮後兵”下,十日間,沛國北部諸縣相繼上繳了武器和甲冑。
加上王忠“交割”的武器甲冑,小沛庫存的武器甲冑足以再武裝兩千青壯了。
“關司馬,夏侯都尉,準備撤離小沛。”
原本擊潰了王忠後,諸葛亮其實就可以撤退的。
只因要向沛國北部諸縣徵集武器和甲冑,諸葛亮才在小沛多駐留了十日。
“還有兩個縣的武器和甲冑尚未運來,不如再多等幾日?”關羽嚐到了甜頭,想給劉備帶去更多的武器和甲冑。
諸葛亮正色:
“關司馬,亮有一言相告:永遠不要輕視你的敵人,更不可心存僥倖。”
“亮雖然算計了劉岱、王忠且又算計了沛國北部諸縣,但許都的曹操及其麾下智者,同樣也會算計亮。”
“若亮是曹操,在劉岱返回許都的當日,就會急派一大將入小沛。”
“假如來的是擅長急行軍的夏侯淵亦或者擅長騎兵奔襲的曹仁,而我等又未提前脫離小沛,就得丟棄武器甲冑惶惶而逃了。”
“若情況更糟一點,曹操或會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