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左將軍令!欲合有志之士,共扶漢鼎!”
諸葛亮語氣莊嚴肅穆,理由張口即來。
下意識的。
劉岱想到了蠱惑王忠的信。
那句“將軍坐鎮昌慮經年,甲不離身而功不見錄,豈非龍困淺灘耶?願與將軍會獵於泗水之濱,共扶漢鼎。”猶在眼前。
但很快。
劉岱又覺察到不對:
“諸縣皆傳‘車胄設宴謀害左將軍,左將軍上表請辭,欲回涿郡教學’,而今你又言‘左將軍欲合有志之士,共扶漢鼎!’”
“是何道理?”
羽扇搖動,笑聲漸起。
劉岱不由蹙眉:“何故發笑?”
諸葛亮向北面拱手:“左將軍居廟堂時哀民生多艱,處江湖時憂漢室傾頹。”
“雖遭小人讒言不得已回鄉避禍,但始終不忘憂國憂民;今欲合有志之士,共扶漢鼎,有何不可?”
劉岱不由語噎。
諸葛亮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小人讒言”上。
來來回回就一個意思:劉備沒錯,都是曹操的錯!
良久。
劉岱為曹操分辯道:“司空從未派使者密令車胄加害左將軍,更無小人在司空面前讒言。是那假冒司空使者的人,故意離間司空與左將軍。”
諸葛亮故作大驚:“竟有此事?誰會假冒司空使者,離間司空與左將軍?”
劉岱見諸葛亮不似作偽,暗道:我或有機會,將功補過!
念及此。
劉岱提高了聲音:“司空一向器重左將軍,更呼左將軍為‘英雄’,又豈會加害左將軍?”
“以我觀之,定是河北袁紹不欲司空與左將軍和睦,故意派人假冒司空使者欺瞞了車胄。”
“只恨那車胄愚笨,竟輕信假冒者偽言,令司空與左將軍互生猜忌,方有今日局面。”
諸葛亮驚得羽扇落地:“若真如長史言,左將軍豈不是羊入虎口?”
“軍師,大哥有危險,我們不能留在小沛了!”關羽驟然高呼,“急”得臉都紅了。
自關羽認識諸葛亮之日起,就未見諸葛亮有過任何的驚慌。
而方才。
諸葛亮卻一驚一乍的,更連羽扇都驚落了。
關羽頓知諸葛亮的用意:這是在誑劉岱呢!
於是乎。
關羽直接開啟了“莽夫”人格。
“關司馬莫急,袁紹應不會加害左將軍。”諸葛亮低頭撿起羽扇,故作遲疑。
劉岱暗喜,又添油加醋的道:“袁紹為人,猜忌多疑。昔日麴義只因功高名盛,就慘遭袁紹猜忌誅殺。”
“左將軍久負盛名,又與司空併為英雄,以袁紹的狹隘器量,又豈能容得下左將軍?”
“若再有智者進言,左將軍必為袁紹軟禁;屆時爾等眾人為保左將軍性命,只能任由袁紹驅使。”
“司空一向敬重左將軍,倘若今後又不得已要與爾等眾人廝殺,豈不令親者痛仇者快?”
雖說軍事指揮一塌糊塗,但劉岱的談論的水平還是不錯的。
短短几句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換個智力低的,指不定就被劉岱給說服了。
可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