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公斬了車胄,曹司空定不會善罷甘休。”
廣陵郡,匡琦城。
戰火的餘煙尚未散盡。
剛以薪火為疑兵大敗孫權的廣陵太守陳登,在得知劉備斬殺車胄後,不由起了擔憂。
雖說徐州接連的變故讓劉備和陳登不再有君臣情誼,但劉備與陳登的朋友情誼沒有因此而減少半分。
誠然。
陳登沒有如糜竺一般孤注一擲的支援劉備。
但正如劉備對車胄說的那句“我的親朋臣屬都在下邳,我亦不得不為”一樣,陳登同樣有不得不為的苦衷。
原本下邳陳氏由陳珪和陳瑀二人操持。
後因戰亂。
先有陳珪意外染病不能理事,後有陳瑀謀襲孫策失利逃奔冀州。
陳登的三個弟弟又不堪大用,家族的重擔就落在了陳登一人頭上。
與此同時。
因陳瑀謀襲孫策的舊怨,孫策對下邳陳氏頗為痛恨,故而孫策在征討劉勳、黃祖等人的期間又令孫權討伐廣陵。
而陳登既不願廣陵被孫策搶佔,又要報陳瑀兵敗海西舊仇,將精力都放在了謀襲孫策上。
故而。
劉備來下邳半年,陳登都未與劉備一見。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這半年裡。
陳登暗中策反過嚴白虎餘部,孫權也帶兵打了兩次匡琦城。
戰事不休,陳登分身乏術。
直到前幾日第二次擊敗孫權且斬首數以萬計,將孫權這個小老鼠狂揍一頓後,陳登才有去下邳的想法。
陳登欲與劉備聊聊未來事。
有意讓劉備趁著袁曹對峙,南下與孫策爭鋒,而後乘勢起於江東,再立基業。
在陳登看來:曹操與袁紹的對峙,非短期內能結束。
而曹操在與袁紹對峙的期間,又定會擔心劉表和孫策會坐收漁利。
假使劉備願意替曹操討伐孫策,曹操定會在大義上給予劉備最大限度的支援。
事實上。
曹操不願殺劉備且讓劉備帶兵討伐袁術。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若非董承、吳碩等人沉不住氣導致衣帶詔事洩,即便沒有事後諸葛亮出謀劃策,劉備都不會傻到舉兵反曹。
更可能的是:劉備會妥善的維持與曹操“英雄惜英雄”的微妙關係,而後如陳登謀劃的一般替曹操討伐孫策,再於江東擇機會立基業。
不曾想。
陳登人還未離開匡琦城,劉備斬殺車胄且佈告諸縣的訊息就先一步傳到了匡琦城。
這讓陳登嗅到了不尋常。
以劉備的行事風格,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是不可能斬殺車胄的。
而如今。
劉備不僅斬殺了車胄,還佈告諸縣陳述“委屈”,更要跑回涿郡教書。
若說箇中無隱情,陳登斷然是不會信的。
“我與玄德公相識一場,如今玄德公有難,我不可坐視不理。當助其一臂之力。”
念及此。
陳登尋來紙筆,奮筆疾書。
信中內容,除了與劉備敘說舊事、表達了不能跟著劉備共同進退的歉意外,還提醒劉備到了河北可尋袁紹帳下故安都尉陳瑀相助等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