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48章 諸葛亮舌戰懟曹操,適才相戲耳

可“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出自曹操之口。

若劉備無能,曹操亦無能。

項槖七歲,孔子視其為師。

甘羅十二歲,為秦國得了十一座城池,官拜上卿(相當於丞相)。

此二人都是孺子!

若只以二人舉例,倒也能證明孺子亦有大志。

但諸葛亮是懂陰陽的。

在舉例項槖和甘羅後,又將二十歲就舉孝廉為郎的曹操並列。

然而。

按孝廉制度的年齡規定,舉孝廉者得年滿四十歲且有一定的吏職經歷。

曹操能在二十歲舉孝廉為郎,不是曹操能力超凡脫俗,而是曹嵩透過人脈和金錢操控舉薦。

與項槖和甘羅相比,曹操生二十而舉孝廉為郎顯得格格不入。

最後一句,更是絕殺。

直接變成了:不論是項槖和甘羅,還是曹操和諸葛亮,都是孺子!

跟前面劉備與曹操並稱英雄一樣。

曹操若罵劉備無能,等於罵自己無能;曹操若罵諸葛亮是孺子,等於罵自己是孺子。

【竟這般能言善辯,確實不凡。】

諸葛亮的反駁,令曹操暗暗驚歎。

一時之間。

曹操又激發了“奪人所好”的屬性。

或許是出身不如人以及幼年遭受過世家大族子的嘲諷,曹操養成了“奪人所好”的脾性,好奪“人妻”,好奪“人將”,好奪“人賢”。

只要是別人家的漂亮妻、勇猛將、多智賢,曹操都想奪為己用。

譬如大將軍何進的兒媳尹氏,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杜氏,張濟之妻鄒氏。

如果不是曹丕捷足先登,袁紹之子袁熙之妻甄氏都得被曹操納入室內。

惦記別人的猛將智賢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先生有項槖、甘羅之志,孤甚為欽佩。”

“孤與玄德,既有英雄相惜,又有朋友相知。”

“適才相戲耳!”

曹操大笑。

是否真的相戲,只有曹操自知。

諸葛亮見曹操變了笑臉,不再陰陽曹操,轉而道:“亮受左將軍器重,司空不妨直言。亮可回見左將軍,轉達司空之意。”

曹操揮了揮手:“孤之意,已盡付此信,勞煩先生轉達。”

一個虎衛捧著一卷竹簡走向諸葛亮。

關羽橫刀攔住,將竹簡取走,又瞪眼嚇退了虎衛,仔細檢查了竹簡後,這才遞給諸葛亮。

掃了一眼竹簡內容。

大意是:表達車胄陷害劉備的歉意,以及希望劉備到了河北後不可助袁。

只是字裡行間,又存離間之意。

(注:信件公文插圖展示,[額外附竹簡版本,純屬一樂])

諸葛亮看破不說破,合簡笑道:“司空之意,亮已知曉。司空奉天子而行大義,亮甚為是欽佩,亦不願見到司空為袁紹所敗而令天子蒙塵。”

“前番密信所告,並非亮胡亂猜測,司空不可不慎。”

“左將軍在河北雖然人微言輕,但為了國家社稷,定會盡力而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