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46章 未見諸葛面,已中諸葛計

曹操不由沉默。

其實在出兵前,荀彧、郭嘉等人就曾勸曹操不要將精力耗費在劉備身上,而應該以袁紹為主。

但曹操堅持認為:劉備的威脅太大,若不能除,勢必影響跟袁紹的對決。

不曾想劉備早有準備,壓根不給曹操一絲問罪的機會。

可如今來都來了,倘若直接返回,曹操又委實不甘心!

良久。

曹操有了決斷:“子孝,你督騎兵繼續沿著東海和琅琊的方向而行,若遇諸葛亮,可讓其轉告劉備:孤有話,當面談。”

曹仁瞭然。

曹操雖然沒有明說,但實際上已經有了撤兵的想法。

如曹仁所想。

在曹仁離開後,曹操就召來了督後軍的夏侯淵且分了大半精兵給夏侯淵,令其星夜兼程趕往白馬。

隨後。

曹操留下部分步卒在豐縣看守輜重糧草,派人給沛國南部都尉袁渙送任命書,令袁渙暫代徐州刺史。

雖說袁渙曾在劉備麾下效力,但曹操知曉袁渙為人。

袁渙有自我的一套義理:尊天子,敬諸侯,在其位,謀其職。

故而。

袁渙一開始被劉備舉薦為茂才,為劉備徵辟時,盡心盡力。

後來劉備遭呂布背刺,吏兵潰散。

袁渙避難於江淮之間,被袁術所任用,依舊盡心盡力。

再後來,袁渙跟著袁術征討呂布,被呂布所擒,後被呂布所任用,同樣盡心盡力。

呂布想讓袁渙罵劉備,袁渙稱“以前我是跟著劉將軍的,現在跟了你就去罵劉將軍,那以後我離開了,回過頭來再罵呂將軍你,可以不?”

呂布被曹操殺死後,袁渙又為曹操所任用,照樣盡心盡力。

袁渙絲毫不在乎自己屢易其主,剛被曹操任用就勸曹操要仁義不能苛待百姓。

對袁渙而言:只要不損害故主的利益,就不算背主。

脫離劉備,是劉備打不過呂布,袁渙自亂軍中避禍於淮南。

脫離袁術,是袁術打不過呂布,導致袁渙被呂布擒獲。

脫離呂布,是呂布打不過曹操,導致袁渙被曹操擒獲。

即便脫離故主,袁渙也從不說故主壞話。

也正因為袁渙尊崇義理,曹操才敢讓袁渙當沛國的南部都尉。

史載劉備反曹前曾先去沛國南部找了袁渙,希望袁渙能一同舉事。

袁渙認為既然已事曹操就不能背叛曹操,不願與劉備一同舉事;同時,袁渙感念劉備昔日舊恩,又不願與劉備為敵。

劉備敬重袁渙,選擇了尊重袁渙的意願。

銍縣長秦宜祿就不一樣了,先是被張飛一句“你老婆被曹操搶了,你還要給曹操當縣長,太窩囊了”激起了反曹的心思,結果秦宜祿走了幾里路就後悔了,最終被張飛砍了。

曹操也因此更敬重袁渙對義理的堅持。

除了相信袁渙不會背叛自己投劉備外,曹操也想透過讓袁渙當徐州刺史的方式來約束劉備。

曹操是個聰明人。

一開始要擒劉備,是想以迅雷之勢解決隱患。

發現擒不了劉備,曹操就立即改變了對劉備的態度。

對曹操而言:與袁紹的決戰在即,豫徐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

車胄的死因,曹操不想去深究,反正車胄不可能是正常死亡。

但曹操篤定,劉備肯定不會殺袁渙!

而與劉備“當面談”,同樣是曹操對利弊態度的改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