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50章 庸者謀事,智者謀局,謀局者,方成大器

夜色瀰漫。

騎卒徐行。

一聲嘆息,一聲惦記:“劉備真是好運氣,竟能得遇諸葛亮。此人才智,不弱於文若、奉孝,若能為孤所用,天下何懼?”

曹操惦記“人賢”的屬性再次啟用。

當然。

在曹仁眼中,曹操又在“惜才”了。

曹仁策馬跟在曹操後方,差了半個馬頭。

“左右茂林中,應該只是諸葛亮的疑兵,方才只需一擁而上,定可擒拿諸葛亮和關羽。”

“司空為何又改變了主意?”

曹仁不解。

錯過了這次機會,以關羽的武勇和諸葛亮的智略,很難再將二人生擒。

曹操細眼灼灼,語氣中有對諸葛亮的欣賞:“子孝又怎知,諸葛亮不是故意讓你猜到?”

故意?

曹仁愣了愣。

回想方才所見,諸葛亮全程沒有表現出半分的驚慌,與十九歲的年齡格格不入,更像是一個歷經滄桑世事且到了知天命年齡的宿將。

“話雖如此,但劉備此去河北,不僅有關張為爪牙,更有諸葛亮為智囊,久必為大患啊。”曹仁語氣中有擔憂。

關羽和張飛這兩個萬人敵就很難對付了,如今又加個諸葛亮,等於是猛虎在生出爪牙後又生出了雙翼,愈發的難以對付了。

假如曹仁得知:劉備這次去河北,除了關羽、張飛和諸葛亮外,還有龐統、徐庶、黃忠這三個智和勇都屬於一流水準的文武,且河北還有個不弱於關張黃的趙雲正在積蓄怒氣值,估計拼了命都要勸諫曹操留下劉備,以絕後患。

然而現實沒有如果。

曹仁並不知道劉備現在除了沒基業外,身邊跟了個斷檔第一線的UR卡事後諸葛亮,以及一堆SSR卡和SR卡。

劉備喝醉後那句“備若有基業,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可不是隨口虛言。

聽到曹仁的擔憂,曹操再次大笑:“子孝多慮了。”

“雖然文若、奉孝等人,皆言孤能擊敗本初,但本初兵力強盛遠勝於孤,文武欲投本初者,又不知凡幾。”

“諸葛亮才智過人,能料大局,不殺劉岱、王忠,又密告袁紹欲襲白馬,觀其用意,乃是不希望孤被袁紹擊敗。”

“只有孤贏了袁紹,劉備才有機會崛起於河北,成為孤的大患;反之,孤若被袁紹擊敗,劉備在河北自身難保,又何談成為孤的大患?”

“孤與劉備,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拋開私德不提,曹操軍事才能在漢末三國是第一線的。

單論軍事才能,能與曹操一較高低的,只有諸葛亮能相比了。

一部三國演義,半部曹操,半部諸葛亮,並非是在誇大其詞。

曹操是個很精明的人。

在與諸葛亮的短暫交鋒中,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因時而變,增加利益、降低風險。

曹仁沒有再問,而是低頭琢磨曹操的話。

想要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不能只有勇略,還需要更高層次的能力:大局觀!

庸者謀事,智者謀局,謀局者,方成大器。

另一邊。

諸葛亮在曹操引騎離開後,迅速撤回了部署在左右茂林的白毦兵。

在與狹道另一端的白毦兵匯合後,又下令搬運亂石在道口處設定障礙,以防夜間宿營時,曹操又去而復返。

劉備的家底不多,小心無大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