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事後諸葛亮,三興大漢

第79章 劉備顯手段,郭圖淳于瓊的路走寬了(1更)

文丑冷哼一聲,不復再言,自與顏良引步騎渡河。

劉備則留於大帳,與郭圖和淳于瓊二人熱情攀談,相對於顏良文丑,現在的郭圖和淳于瓊更值得劉備結交。

“我在黎陽時,便聽大將軍提起二位,大將軍又言郭先生能謀善斷、淳于將軍驍勇善戰,今日得與二位共襄軍務,實乃劉備之幸!”

與顏良方才揭短之語一對比,劉備語氣誠懇又假袁紹名義誇郭圖、淳于瓊二人,令二人頓生如沐春風之感。

夸人,是基本的人情世故。

都愉快了,才能繼續談事。

天下熙熙攘攘,皆是利來利往;不懂人情世故,便會前路坎坷。

假使顏良今日的態度能溫良謙遜,郭圖、淳于瓊為了各自的利益定會全力協助顏良渡河擊曹。

畢竟進攻白馬失利,顏良、郭圖、淳于瓊三人都有責任,都想一雪前恥。

可顏良今日的態度卻是驕矜自負,恣意貶低郭圖、淳于瓊,不僅得不到郭圖、淳于瓊二人的協助,還可能被二人落井下石。

劉備則不同。

與人為善,廣交朋友;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漢室後裔多如狗,盧植門人遍地走,但除了劉備,無人能達到左將軍的高度且還能同時被曹操和袁紹尊為上賓。

郭圖、淳于瓊二人因劉備而愉悅,遂命人在帳中備下酒水,與劉備把酒言歡。

酒水下肚。

話題逐漸聊開。

“曹操為人奸詐,麾下更有荀攸、郭嘉等能謀善斷者。若我猜得沒錯,曹操故意焚燬白馬,又帶百姓、輜重沿黃河西行,應是想引誘延津北岸的兵馬渡河,伺機再勝一陣。”

“顏良、文丑自恃驍勇,貪功冒進,今又勞累人馬,連夜渡河,已犯兵家大忌,若曹操再於對岸誘敵設伏,恐怕二人難以活命矣。”

“可惜諸多戰馬,都將落入曹操之手!”

劉備長嘆。

顏良文丑死不死,劉備不在意。

劉備在意的是諸多戰馬會因顏良文丑而落入曹操之手。

郭圖眉頭微動,思得一計:“古語有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等何不泊船於黃河南岸,再藏兵於船中。若顏良文丑勝,則督修營壘以待大將軍;若顏良文丑敗,則督軍搶奪戰馬。”

“此計可用!”淳于瓊當即附和:“顏良文丑驕矜自負,死不足惜,但戰馬不能全讓曹操奪去,否則大軍渡河後,糧道危矣。”

劉備思索片刻:“此計雖好,但若有宵小向大將軍進獻讒言,大將軍或會誤以為我等私通曹賊,故意坐視顏良文丑兵敗。”

“以我之見,可先派人傳信於大將軍,信中避免爭執之詞,只需據實以告:‘顏良、文丑夜渡黃河,我等在泊船藏兵以作接應’。”

郭圖撫掌大笑:“左將軍此計甚妙!若大將軍預先知曉我軍部署,自然洞悉我等絕無通敵之舉。屆時若有宵小進獻讒言,大將軍必當怒斥其人!”

淳于瓊亦道:“顏良攻打白馬失利,我二人又在延津徒勞無功,大將軍在黎陽丟了顏面,對我二人頗為失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