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的荊州中郎將身份就不一般了。
堂堂一個荊州中郎將竟然會跑到下邳當左將軍劉備的客將?
雖說如今的中郎將職務含權量不如昔日的盧植時代,但也不容小覷。
更重要的是:黃忠來自荊州,而荊州是鎮南將軍劉表的地盤!
據昌豨瞭解,劉表與曹操不和。
那麼問題來了:與曹操不和的劉表,為什麼要派一箇中郎將來到下邳,在一個被曹操呼為“英雄”的劉備麾下當客將?
直覺告訴昌豨:劉備派孫乾來郯縣,必有大事!
“不知左將軍欲求何事?”
昌豨的臉色變得嚴肅,語氣也多了幾分肅殺。
孫乾從容而笑:“昌相多慮了。左將軍只是想跟昌相,相結為友,並無他求。”
相結為友?
昌豨看向孫乾的眼神更犀利了:“左將軍名響豫徐,我亦願與左將軍,相結為友。”
“如此,甚好!”孫乾起身,辭道:“左將軍正於下邳靜候迴音,我就不叨擾昌相了。”
這就要走?
昌豨被孫乾的舉動給搞迷糊了。
“公祐先生莫非以為我在虛言?我與左將軍素無仇怨,左將軍欲與我相結為友,乃我幸事,我又豈會拒絕?”昌豨起身。
不問明白,昌豨覺都睡不安穩。
孫乾輕輕搖頭:“非也!正因為我相信昌相的為人,所以才不會懷疑昌相在虛言。”
“昌相應是想知道,左將軍為何要與昌相,相結為友?”
“原因很簡單:亂世求存,多個朋友多條生路。”
“縱觀古今,權力相爭,向來殘酷。”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比比皆是!”
“論才略,昌相遠勝於臧霸等人;可論待遇,昌相遠不如臧霸等人。”
“以我觀之,並非曹司空不識昌相才略,而是曹司空忌憚昌相才略;就如曹司空看似呼左將軍為‘英雄’,實則忌憚左將軍的才略。”
“既想養虎為爪牙,又懼怕虎會傷己,故意如此。”
“昔日左將軍為徐州牧時,東海本有十三縣;而如今昌相的東海,北邊三縣劃歸利城郡,西邊兩縣劃歸昌慮郡。”
“昌相雖有郯城八縣在手,但猶如籠中之鳥,網中之魚,處處都得受到羈絆,蹉跎歲月,終日驚懼。”
“左將軍與昌相,皆有被曹司空忌憚的才略,若能相結為友,共進同退,或可避免禍事。”
孫乾不愧為鄭玄器重的門生。
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將昌豨和劉備的處境都歸納成:有才略且受曹操忌憚。
讓昌豨在考慮未來時,能與劉備有共鳴。
其實在曹操分東海五縣增設昌慮郡和利城郡的時候,昌豨就已經有了“籠中鳥,網中魚”的感覺。
都是泰山將出身,曹操對臧霸等人和顏悅色,唯獨對昌豨就防賊一般,這讓昌豨如何能念頭通達?
孫乾說話前,昌豨只能將苦水悶在心底,自個兒悶氣!
孫乾說話後,昌豨感覺心底苦水湧上喉嚨,不吐不快!
“我的才略,勝臧霸十倍,曹司空何其不公啊!”
昌豨成功被孫乾擴大了內心的不滿。
見狀。
孫乾趁熱打鐵,故意反激:“昌相,當心隔牆有耳,禍從口出。”
“哼!”
昌豨不滿冷哼。
我在自家埋怨幾句曹操,還能招來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