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深深的疲憊和無力。
倭寇。
這兩個字,就像是貼在大明沿海的一塊狗皮膏藥。
打了一波,又來一波。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的百姓苦不堪言。
可大明的戰船,就那麼多。
漫長的海岸線,更是處處都是漏洞。
這就像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死死地困擾著他。
陳玄看著他這副愁眉苦臉的樣子,笑了。
他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讓人心安的力量。
“重八,急什麼。”
“胡惟庸是爛在骨子裡的病,是心腹大患。倭寇,頂多算是長在面板上的癬。”
“咱們先把心裡的病給治好了,再去慢慢收拾這皮癬,不是什麼難事。”
朱元璋愣了一下,仔細琢磨著大哥的話。
好像……是這麼個理兒。
跟胡惟庸這種差點把國家都給賣了的內賊比起來,那些倭寇,確實只能算是疥癬之疾。
這麼一想,他心裡的火氣和憋屈,頓時消散了不少。
“那……依哥你的意思,這胡惟庸案,就到此為止?”
朱元璋還是有點不甘心。
他知道,胡惟庸的黨羽,遍佈朝野,盤根錯節。
只殺一個胡惟庸和幾個核心頭目,總覺得不夠解氣。
陳玄看穿了他的心思,搖了搖頭。
“重八,水至清則無魚。你把所有人都殺了,誰來給你幹活?”
“首惡必誅,脅從不問。這才是帝王心術。”
陳玄淡淡地說道:“你現在要做的,不是繼續殺人,而是安撫人心。讓那些曾經跟胡惟庸走得近,但罪不至死的官員,看到你的寬仁,讓他們戴罪立功。”
“這樣一來,朝局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平穩下來。”
朱元璋沉默了。
他站在原地,想了很久很久。
最後,他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對著陳玄,重重地點了點頭。
“好!咱聽哥的!”
……
接下來的一個月,整個大明朝堂,都發生著一種詭異的變化。
所有人都以為,皇帝會藉著胡惟庸案,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可事實,卻大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朱元璋採納了陳玄的建議,只將胡惟庸和十幾個罪大惡極的核心黨羽,明正典刑,凌遲處死。
對於其他那些被牽連的官員,則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有罪的,罰俸。
有過錯的,降級。
但沒有再多殺一個人。
這一手操作,直接讓滿朝文武都看傻了。
那些原本已經準備好棺材,等著錦衣衛上門的官員,在得知自己只是被罰了點錢,或者降了級之後,一個個在家中抱頭痛哭,對著皇宮的方向,磕頭謝恩。
一時間,朱元璋“仁德”之名,傳遍朝野。
整個朝廷,非但沒有因為胡惟庸案而動盪,反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恢復了平穩。
而所有人都知道。
能讓那個殺伐果斷的皇帝,放下屠刀的,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人。
護國皇商,陳玄!
一時間,陳玄在百官心中的地位,再次拔高。
那已經不是敬畏了。
那是一種,近乎於對神明般的,恐懼和崇拜。
……
一個月後。
應天府,所有風波,盡數平息。
城郊,一座新建的高樓之上。
此樓名為“觀海樓”,是陳玄命人建造的,也是整個應天府最高的建築。
站在這裡,極目遠眺,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浩浩蕩蕩的長江,如同一條巨龍,奔騰著,咆哮著,最終匯入遠處那片水天一色的蔚藍之中。
陳玄一身白衣,迎風而立。
他的身邊,站著同樣一身常服的朱元璋。
呼嘯的海風,吹動著兩人的衣袍,獵獵作響。
“哥,咱今天才算是真的明白了。”
朱元璋看著遠處波瀾壯闊的景象,感慨萬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