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鄭成功侄子,從南洋稱霸世界

第35章 葉家船隊到來,再次與土著人交易

李彥盛在坤甸停留了兩天,今天帶著從李家得到的三千噸水稻和兩百噸胡椒離開了。

這些水稻和胡椒,是這兩個多月來積累下來的。

三千噸水稻價值三萬兩白銀,兩百噸胡椒價值兩萬兩白銀,這是給了李家優惠的價格。

一下回血五萬兩白銀。

鄭家目前能大量拿出來賣的就是水稻和胡椒了。

甘蔗和生絲,基本都是一年收一次,還沒有到收穫的時候。

香蕉,菠蘿,因為長時間無法儲存,因此不好賣,鄭明雖然弄了種植園,但這兩種東西種的面積不太多。

榴蓮市場就更小了,吃的人少,種植園種的更少。

椰樹種了很多,但主要不是拿來賣,而是用椰子肉來榨油。

另外藤黃果也在儘量多種,也是用來榨油用。

還好鄭明有三倍時間流速的隨身空間來幫助育種,增加產量,不然難以讓各種種植園快速形成規模,提高產量。

送走了李彥盛,鄭明開始著手安排才來的這批人。

經過兩天的時間,原本猶豫的人,基本都下了決定,只有十多個人選擇離開坤甸,去其他地方看看,他們沒有服用湯藥,估計活不長。

選擇留下來的人中,七成選擇了在這裡安家,剩下的四百人左右,選擇做工。

選擇做工的人,讓他們去種植園幹活或者去挖礦。

選擇安家的人,願意種田的,給分田地,願意做工的,給安排工作。

有特殊才能的,如木匠,鐵匠,會種桑養蠶的,船匠,教書先生,都給安排合適工作,人盡其才。

這批人,鄭明選出七八百人,讓他們去松柏港那邊安家,幹活,這些人基本是不願意種田,或者不會的。

願意種田的,安排到萬明河東岸,那裡已經有一千多人,算上他們,就有兩千多人了。

在松柏港那邊,以種植園和桑蠶養殖園為主,大大小小的種植園已經有十多個,面積有兩萬多畝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就在松柏港的數百華人中,已經有六成多加入鄭家。

鄭家對這些人沒有什麼安排,讓他們照舊就是,只要遵循鄭家規矩就可以,不會收他們的土地,房屋,財產。

那些沒有選擇加入的人,要麼是做生意的,要麼是在採金礦的,怕鄭家會收了他們這些東西。

鄭家暫時還沒有這種想法,而且他們的規模不大,鄭家看不上。

松柏港這邊,鄭家現在有兩千多人了。

港口碼頭人多,還有就是不遠的地方,形成了一個鎮子,常住人口兩三百人。

鄭家的人一下多了兩千六百多,可以進一步開發坤甸,松柏港,以及已經觸及的浦吧哇地區。

浦吧哇與山口洋隔著一片山,鄭家打算往西擴張,暫時就到浦吧哇那裡。

把精力主要放在坤甸以東南的區域,那裡有更多河流,有更多平緩地帶,能開墾出更多水田,能安置更多人口。

陽曆,十一月初。

這一天,時隔數月的葉家船隊到了坤甸港。

“鄭兄,好久不見。之前幾個月海上多颶風,就沒有下來,見諒。”來的人還是葉家的葉項天。

“賢弟客氣了,不知道這次買來了什麼好東西?”寒暄一陣後,鄭寬問道。

葉項天說道:“這次帶了不少人過來,有兩千一百多,不過,他們中一千八百左右都是買了船票來南洋闖蕩的。

這些人帶過來,我們葉家不收錢,但至於能不能留住,就看鄭兄你的手段了,想來問題不大。

清庭剛開海禁,沿海不少人想趁此下南洋來,擔心過不了多久清庭又要海禁,所以這段時間下南洋的不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