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五口人正在一起吃晚飯。
木屋內還點著能驅蚊的香。
鄭明看向鄭寬,問道:“父親,我們的糧食還能吃多久?”
從臺灣帶出來的糧食,現在統一管理,幾天分發一次。
具體的數量鄭明不清楚。
鄭寬說道:“省著吃,三四個月。現在怪病解決了,所有人都在種糧食,以後糧食不是問題,而且這裡有許多水果,餓不死。
唯一擔心的就是疾病,還有蛇鼠蟲蟻帶來的傷害。
對了,你找來的藥還有多少?這次治好了怪病,以後還會不會再得怪病?”
鄭明搖頭:“暫時沒事,時間長了就不好說,夢裡也沒有聽到這方面的情況。
藥還有一點,我準備明天去尋找。”
鄭寬嚴肅的點頭,然後說:“一定要再找到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鄭明不用找什麼藥,但可以藉口去其他地方看看。
目前坤甸這個地方能住人的區域不大,在鄭家來這裡時,此地的華人只有一兩百人,蘇丹人有數百人。
這些華人,少數是某些做海貿生意安排在這裡的人,作為一個商貿點。
有些人是在這裡生活,但日子並不寬裕,還有一部分人是來這裡尋找金礦,淘金來的。
還有一些在替這裡的蘇丹人種經濟作物,比如胡椒,香料等等。
鄭家來到這裡後,跟這裡的一部分華人和蘇丹人起了衝突,結果當然是人多又有兵器火器的鄭家輕鬆獲勝,將對抗的人殺的殺,抓的抓,有一些逃走了。
現在的坤甸就是鄭家的地盤,雖然目前規模還很小,需要他們自己來開墾,開發。
第二天上午。
鄭明帶著十個護衛,他們都帶著刀箭,以及一些火銃。
只是,在這個熱帶雨林,目前的火銃效果大打折扣,因為這裡不僅潮溼,雨水還多,火藥容易潮或者溼。
但多注意,還是能用的。
除了十個護衛,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跟著鄭明。
“公子,往西北走,半日左右的路程就是松柏港,那裡的人比坤甸更多一些,漢人大概有兩三百,蘇丹人有五六百。”
此人叫黃二,他十多年前跟著家人來到這裡,後來家人都得病死了,剩他一人,最後被人賣給了蘇丹人,給蘇丹人種胡椒。
後來鄭家來了,正好跟這裡的蘇丹人衝突,把一些漢人解救了,黃二就是其中之一。
這人有些機靈,知道討好鄭家,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訴鄭家。
而且黃二懂蘇丹話,也懂一些這裡土著的話,是一個翻譯人才。
鄭明將他帶來就是讓他帶路的。
黃二殷勤的為鄭明帶路,介紹這裡的情況:“松柏港在往北,是浦吧哇,那裡的漢人和蘇丹人更多。
我們這裡名義上屬於三發蘇丹國,但三發蘇丹國的人基本在三發,山口洋一帶,聽說有幾萬蘇丹人。
在那裡的漢人也不少,應該有幾千。有的很早就來到了這裡,聽說宋朝,唐朝,都有人來這裡……”
鄭明一邊聽著,一邊回憶,記得以前聽過婆羅洲這邊的一些事情。
因為鄭家以前一直有在南洋做生意的商隊,所以對這裡的情況比較瞭解。
鄭明的記憶中就有一些關於婆羅洲的情況,好像在婆羅洲有好幾個蘇丹國,比如勃泥蘇丹國,三發蘇丹國,蘇卡達納蘇丹國,馬辰蘇丹國等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