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青磚鋪成的道路一直往前走,中年人眼中的羨慕就沒有停下來過。
像青磚這種東西,這個時代雖然不能說是獨一無二,但也極少有村子奢侈到將所有的鄉間道路都鋪上了青磚。
在大多數時候,能夠把磚用在蓋房子上,就已經算是比較富裕的村子了。
據中年人瞭解,似乎是那位“山神之子”改進了燒磚的工藝,這才讓李家村成為了附近有名的燒磚大戶。
與能夠隨意換取的水稻良種不同。
李家村對於燒磚的工藝看得很牢,基本不會讓外人參與進去。
哪怕就是那些加入了“生產大隊”的成員,也必須得經過重重篩選和考驗才能夠知曉一部分的工藝。
“那就是已經建成的‘山神水庫’嗎?”
正是進入李家村沒多久,中年人就看到了遠方那座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大壩。
在這個修建水庫都算是一種大型工程的時代。
如此規整、有序、且龐大的大壩,簡直是一件近乎不可思議的神蹟。
中年人在三年前第一次來到李家村的時候,就聽說那位“山神之子”想要徹底解決村子裡靠天時吃飯的問題。
一開始,中年人還以為那位“山神之子”是想要求助山神,挪一條水系支流經過李家村。
結果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位“山神之子”竟然動員了附近村子幾百號人,齊心協力的花三年時間修建了這麼一個跨時代的水庫。
雖然這其中肯定少不了李家村一眾人對“山神之子”的全力支援。
但這也能夠看出“山神之子”與以往的那些祭司、巫師不同。
他明顯更傾向於用自己的智慧去發動山民,讓大家一起去解決實際問題。
最關鍵的是,這意味著“山神之子”的做法是可以被複制的。
李家村附近的村子可以齊心協力,花了三年時間修了一座“山神水庫”。
難道其它區域的村子就不能用類似的方式修建自己的水庫嗎?
“是的,那就是‘山神水庫’,不過它還沒有完全建成。”
神色複雜地望著遠方的大壩,小娥在這一點上知道的顯然比中年人更加清楚。
為了協調各大村落的關係,同時也是為了防止這個水庫的建設影響了上下游村落的用水。
在這個水庫建立之初,小娥就在持續與李家村的老村長接觸、商談。
“這還算沒建成!?”
看著那些從水庫中分出流向各大梯田的輸水管道和水渠,中年人的臉上流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詫異。
中年人可是一位精通農務的山民,他自然看得出來這些輸水管道和水渠的作用。
在豐水期儲水,在枯水期放水……
以此保證這些梯田裡的作物,任何時期都有著充沛的水源灌溉。
要是自家村子有這麼一個水庫的話,中年人根本就不會為了明年能不能吃飽飯這種事情發愁。
“那位‘山神之子’和我們這些普通人不同。”
“他修的雖然是水庫、水渠,卻從沒有隻把它們當成水庫和水渠用。”
“在那位‘山神之子’的設想中,儲水和灌溉僅僅只是這個水庫最基礎的用途。”
遲疑的看了中年人一眼,小娥想到李伯陽對於這個水庫的最終規劃,便要緊跟著繼續解釋道。
“生活在這群山之中的不僅僅只有我們人類,還有其它擁有智慧的精怪。”
“‘山神之子’不想我們的衝突繼續升級,所以這個水庫還有著防洪、養殖、乃至於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
或許是知道這些詞彙對於中年人來說難以理解,因此小娥採用了更加簡單、明瞭的說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