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最外圍的柵欄和壕溝。
李伯陽和李靜姝才算是正式進入李家村的範圍。
這是一條明顯才修建不久的鄉間小道。
夯實的泥土配合特製的青磚,讓這條小道有著一種有別於這個時代的美感。
那是一種秩序和規律的美感,是青磚帶來的文明美感。
哪怕只是沿著道路兩邊劃分出了田坎和道路的區別,也足以證明這些青磚在李家村的普及程度了。
並沒有花多長時間,李伯陽和李靜姝就來到了村口附近。
相較於三年前的李家村,如今的李家村基本上已經家家戶戶都住上了青磚房。
而在村口的位置上,一株巨大的、不知道什麼品種的大樹攔住了那唯一的入口。
那株大樹是兮蘿在三年前種下的。
位置恰好就是李伯陽埋那個醜出天際的狸貓雕像的位置。
用兮蘿的說法就是,一個已經探明、並且有神像淨化的地脈節點,不種點什麼東西總感覺有些浪費。
於是,這株在三年之內就長成參天大樹的樹木便拔地而起。
由於其誇張的生長速度,李家村的村民們都驚為天人,還特意在那株參天大樹下修了一個神龕。
至於神龕中供奉的神像?
那當然是一隻渾身冒火、腳踏烈焰的狸貓了。
從這尊狸貓神像那略顯粗糙的雕工可以看得出來,這同樣出自於李伯陽之手。
不過比起之前那醜出天際的狸貓雕像。
這尊狸貓神像無論是材質還是形象,都高出了許多。
“老村長?”
一眼就看到了坐在大樹之下的老人,李伯陽頗為詫異的睜大了眼睛。
那老人正是李家村年紀最長的老者。
也是此前三年中,全力支援李伯陽進行《農村基礎公共設施健全與完善規劃》的李家村村長。
說句實話,在此之前李伯陽從未覺得最基礎的衛生觀念推廣會是一件多麼難的事情。
單單只是為了讓村裡人瞭解什麼叫“衛生觀念”,就讓李伯陽絞盡了腦汁。
最後還是老村長出面,不管三七二十一強制要求村民們遵循李伯陽制定的各種細節條例,這才讓他們逐漸養成了如今的習慣。
饒是如此,李伯陽還是能夠時不時看到一些村民陽奉陰違。
好在有三年時間的鋪墊,李伯陽也逐漸習慣了村民們的詫異和不理解。
因此只要不是太嚴重的情況,他基本上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全當沒看到。
反正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會。
大的情況有李伯陽兜底,不怕出現什麼大規模的瘟疫。
至於小一些的情況?
村民們病一次基本上也就知道那些條例的作用了。
在這一點上,自始至終都身體力行遵循李伯陽制定的各種條例,沒有因為衛生情況而生過病的老村長就顯得格外醒目了。
只能說,老村長能夠在這個年代活到六十多歲,果然不愧是李家村公認的“智者”。
“不哭兒和大丫頭回來了,今天回來的有點早呀?”
同樣看到了李伯陽和李靜姝的身影,老村長主動朝二人打起了招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