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位元組的流量是沒有極限的,”
“李董,我剛剛打電話也就是為了確認這個事情。”
徐維補充道:“沒有同類競爭產品,這個題材我們算是獨一份。”
獨一份,可以說吃定這個流量了。
畢竟別家想要複製,還需要花時間進行拍攝。
以《全卡卡的逆襲人生》的拍攝成本來看,短時間市面上不會出現第二部類似作品。
畢竟五百萬拍短劇也是需要走流程的。
只是這個題材怎麼樣,受眾多不多,還需要經過市場檢驗。
這時,大部分賬號已經完成了前三集的觀看,資料分析部的主管指揮道:
“好,開始進行互動,評論之間注意間隔時間。”
“點贊要比收藏多,注意別全部賬號都點上了。”
李洛看著主管說出一句句指令,低聲問道:
“看上去很專業啊。”
徐維說道:“網際網路,只要有利可圖,就會慢慢產業化。”
“但作用也有限,我們的短劇獲得基礎資料後,成什麼樣子就看位元組對這個平臺有多上心了...”
話還沒說完,徐維就被員工的驚呼聲掩蓋。
“主管,資料不對啊!”
這話一出,資料分析部的主管心臟都漏了一拍。
這可是自然傳媒換新老闆後的第一個任務,要是表現不好,以後的日子怎麼相處?
人家還怎麼信任資料分析部?
他看向聲音的來源,是負責監控抓取資料的員工。
回頭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領導,發現他們沒有什麼表情。
他皺著眉頭,快步走過來,急促的問道:“是不是誰心急了?資料出什麼異常了?”
“不是,”員工把位置讓開:“你看,主管,資料增長曲線太離譜了。”
“什麼叫離譜,你不要那麼不專業。”
主管坐在螢幕面前,仔仔細細的檢視上面的資料。
很快,他就發現問題了。
按道理來說,一個產品終究是有一個上限的。
它的總瀏覽量也該是合乎一個曲線的。
先平緩,再陡峭,最後趨於平緩,也就是S型曲線。
和高中生物學的環境內種群數量曲線一樣。
其中的原理可以用動畫片的播放量來類比:
一開始小範圍傳播,隨後大量受眾開始觀看,到達這個題材的人數上限後,便只有一點點零星的新入坑的觀眾提供播放量了。
短劇也是如此。
每個題材都是有上限的,好作品也要遵循基本規律。
想要破圈,全憑運氣。
而此刻,資料分析部的主管看著螢幕上陡峭的增長曲線,心中奔騰著草泥馬。
每一次重新整理,資料都在飛速增長,總點選,影片播放,互動都在增加。
根本就不符合增長規律啊。
他和之前的員工一樣驚呼:“不是,這增長曲線不科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