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也思考了一下,以前在公司做專案的時候,我和幾位廣告公司的老總關係還不錯。”
“你看這樣行不行,我牽線,找那些老總談一下,看看他們願不願意做賽事物料的印刷工作。”
“比如各種展板、KT版、螢幕、裁判證、標籤之類的?”
王曉東點了點頭:“公司大嗎?有承接過類似的專案嗎?”
“就是要找沒有做過這種,想要入行的才是。”李洛手指敲打著扶手。
王曉東贊同道:“也有道理,找大公司就是賽事方花錢定製了,怎麼能叫贊助呢?”
“我自告奮勇拿下找贊助商的活,其中就有這一部分。”
“既然你能搞定,這裡面的一些東西你自己把握,純商業行為,不用管這個那個的。”
“第一次國內奧賽,完全是我和幾個國內的奧賽運動員爭取來的,這個專案含金量十足。”
“你找到的公司處理得好,有可能以後五年時間的訂單都不愁了”
他笑道:“勞務費拿到了記得請我吃飯。”
李洛則是語氣謙虛:“全憑王總給機會~”
“少來這套,不管怎麼說,大學四年基本上都是你幫我的多。”
大學期間,李洛和王曉東又是室友,又有相同的健身愛好,常常形影不離,如膠似漆。
差點被認為兩人是蓉城特色。
當時李洛學習成績好,而王曉東則處於掛科的邊緣。
如果不是李洛期末時常拉他一把,他畢業證都不好拿。
畢業後,王曉東也算是白手起家,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之餘做紅了自媒體。
隨後全職進行內容輸出,講的都是健身乾貨,質量好、又有節目效果,很快就收穫了第一桶金。
可以說,和李洛之前的人生截然相反,他是一個低開高走的人。
王曉東有點唏噓:
“很高興和你出來一起做事情,待在那個小小的工位上,真的沒有未來。”
李洛笑道:“而且如果沒有工作的積累,你讓我去哪裡給你找贊助?”
王曉東拍著腦袋,連連說著:
“也對,也對。”
經過了這段堵車,兩人終於來到了約定的咖啡館。
王曉東把車子停好,在進咖啡廳之前拉住了李洛。
他小聲的朝李洛交代:“丁曼文,丁醫生,神經外科專家,特別厲害。”
“十六歲就跳級參加高考,考入首都醫科大學。”
“隨後碩士在國外跟著一個醫學大佬研究癌症,博士又回到首都醫科大學。”
“你想想,二十四歲的醫學博士,來到西部醫院,規培三年,又工作了三年,期間主持了大量的手術,而且專攻癌症方向,三十歲的副主任醫師!”
“可不是那種鑽空子混文憑的!”
李洛連連點頭:“既是學神又有大量實戰經驗,不會比老主任醫師差。”
“我知道了王哥。”
見李洛瞭解了,他接著說今天的情況:
“週日丁醫生輪休,正好她前幾天才在我這裡辦卡,聊得還算投機,一聽說你小姑的情況,立馬就答應了。”
交代清楚後,兩人走進了咖啡廳。
角落裡,丁曼文正坐在椅子上給拿鐵加糖。
看見兩人走來,她放下了糖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