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楊阡陌這般位高權重、聲名顯赫的人物,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可謂是曠古爍今、前所未聞啊!自然而然地,他受到了眾多軍士們發自內心的敬仰與擁戴。然而,對於那些平日裡作威作福的官老爺們來說,日子可就不好過咯。楊阡陌越是挺身而出,替底層軍士們主持公道,他們心中便越發惶恐不安。
每當看到那些官老爺們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言行不一的醜惡嘴臉時,楊阡陌壓根兒就沒把他們放在眼裡。在他眼中,這幫人不過是一群跳樑小醜罷了,根本不值得自己去費心思計較。畢竟,他心裡跟明鏡似的:這個世界上,窮人的數量遠比富人多得多。而且,他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火星,也有可能引發一場熊熊大火,最終形成燎原之勢。
如果想要在這風雨飄搖的明末亂世站穩腳跟,並有所作為,單靠這些貪贓枉法、自私自利的官老爺肯定是行不通的。倘若完全依賴於他們,那麼自己恐怕會重蹈崇禎皇帝的覆轍,落得個國破家亡的悲慘下場。因此,雖然可以適當地利用一下這些官老爺來達成某些短期目標,但真正想要成就一番大業,歸根結底還是得依靠廣大的窮苦百姓。因為只有他們,才會對自己忠心耿耿,義無反顧地追隨到底。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楊阡陌再一次成功地吸引了一大批路人為之傾心,贏得了無數的讚譽和好評。人們對他的評價簡直高到爆表,紛紛稱讚道:“咱們這位大總統啊,不僅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非凡的才能和作為,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將老百姓放在首位,事事都為先民著想,真可謂是一個大大的好人、好官吶!”這些讚美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甚至有人在私底下悄悄傳頌著關於楊阡陌的種種佳話,說他的德行堪比古代的聖人一般高尚。若是讓楊阡陌本人聽到這些溢美之詞,恐怕都會不好意思得滿臉通紅吧。畢竟,面對如此眾多的讚揚和肯定,哪怕內心再強大的人也難免會有些許羞澀之感呢。然而,這恰恰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楊阡陌在民眾心中那無比崇高的地位以及他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要說起那如同油鹽不進、頑固得像驢馬蛋子一般的馬奔,如今居然也心悅誠服地拜倒在了楊阡陌的腳下。要說讓馬奔如此心折的原因,倒並非僅僅是因為楊阡陌年紀輕輕便有所作為,更多的是由於楊阡陌真正能夠站出來替那些窮苦之人仗義執言,為廣大平民百姓發出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
一開始的時候,馬奔心裡還犯嘀咕呢,尋思著這人莫不是在作秀演戲吧?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這場“戲”越演越逼真,甚至已經到了不惜以生命為代價的地步——那可是真真切切地要掉腦袋、見血光啊!面對這樣的情景,馬奔就算再鐵石心腸,也不禁為之動容。
打從這一刻起,馬奔就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和之前對楊阡陌百般嫌棄的態度截然不同,轉而對其產生了無比狂熱的崇拜之情。想當初,他對楊阡陌有多麼不屑一顧,現如今就有多麼五體投地。因為在楊阡陌的身上,馬奔彷彿看到了自己繼續生存下去的一線曙光,找到了生活的希望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