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九龍山。
姜炎穿著文武袍,和趙陰嫚漫步在小路上。
四周山巒迭翠,隱秘的樹林鬱鬱蔥蔥,山體環狀岩層呈現詭譎的紋路,來時問路,當地人說在特定的光照之下,可以看到龍蛻。
江南大比的地點,就在山的深處。
姜炎感慨道:“這裡雖然偏僻,但附近村落不少,舉行法斗大賽真的沒問題嗎?”
趙陰嫚走在前面,崎嶇的山間小路在她面前,如履平地,白皙的面板上沒有一滴汗珠。
她平靜地說道:“現代哪裡沒有人,就算去南極也會遇見天夏人,只要設定驅逐凡人的陣法即可。
不過老巴說,本來上頭是定在鄞州的海上孤島,因為你,才調轉回金樺市婺州。”
“我?”姜炎思索,反應過來:“天王寶藏?”
“嗯。”
趙陰嫚微微頷首,說道:“既然公羊氏藏匿了寶藏,那麼【公羊之眼】探索地脈的能力可能就是線索。
總部懷疑他將寶藏埋在某一處地脈匯聚之地,並且在金樺市範圍展開地毯式搜尋,而九龍山,也是其中之一……”
兩人說話間,穿過露水浸透的羊齒蕨掩埋的半截石碑,上面寫著【九龍盤山】。
穿過森林,刺眼的陽光灑落。
姜炎眯起眼睛,看到了九條蜿蜒起伏山脊之上,各自趴著一條十幾公里長的石刻巨龍,趴臥在地上。
九條龍首的中心,是一處湖泊。
人站在龍頭面前,就像是一隻小螞蟻望著山。
簌簌!
龍身那佈滿銅鏽的石柱上,鑲嵌著青銅薄片,於風聲微微顫動,發出如編鐘般的輕吟。
宛若龍吟。
姜炎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由讚歎道:
“難道那村裡說的是真的,曾經真有九條龍隕落在這裡?”
說話之間,他看向九龍山深處,目光意味深長。
“假的。”
趙陰嫚毫不留情地將其拆穿:“當初有人看中了這裡的地脈,名義上開發旅遊景點,實際上順著九條山脊修建了九條石龍。
後來被發現石龍內部刻著華夏名山名水,借社稷之勢,行【九龍拱珠】的風水局,想在湖中葬先祖,鯨吞一地生靈氣運,很快被喊停,並且收拾相關負責人。
九龍山雖然地脈格局不錯,但在正史中並無傳說記載。
你所聽到的,不過是村子前幾年為了旅遊業編造的野史,說為曾經有一條古老地蛇……估計是看了小說,以女媧為模板創造的。
說它想抽空大地精氣,裹挾無數生靈入海化龍,為此,心懷眾生的九龍,化作九條鐵鎖將其鎖死在這,湖泊就是鎮壓之地,以水鎮土,稱為【鎖龍湖】,是這幾年才興起的傳言,還有說這是清軍釘死太平軍龍脈之地。
說得久了,再加上開發集團被抓,大部分人反而信以為真。
這一次參賽,主要是因為這裡地脈之氣積攢過多,查探是否有寶藏,同時梳理地脈,防止出現【走山蛟】。”
“原來如此。”
作為民俗愛好者,姜炎對於走蛟並不陌生。
民間傳說中,蛇、魚、龜等生靈脩煉數百年成蛟,最後藉助山洪順江河入海,完成蛻變,相當於躍龍門。
過程中,還會有一道劫難,名為【封正】,類似黃皮子討封,哪怕暴雨傾盆,依舊會被人類撞見。
如果喊出“好大一條蛇”,那麼千年苦修毀於一旦,如果喊的是“龍”,那麼就會增添龍相。
在姜炎修煉之後,覺得這並不算是胡扯,反而像是借人道氣運封神的手段。
龍乃化生,卵生極少,
有靈眾生皆可化龍。
山蛟,指的是地脈精氣積累過多,呈現龍形,本能入海,過程中會引發山洪、地震和泥石流。
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就是地殼變動。
每一次走蛟,都會破壞田地莊稼和房屋,因而人們為了防止走蛟,經常會在橋下懸掛鐵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