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獵

第14章 民營企業家

“我來,一部分是因為弗氏在嘗試開拓新的業務,另一部分,我個人的確對民企很好奇。”

“是啊,民企在過去的幾十年,大多關注的是擴大生產規模,尋找更大的商機。說的直白點,就是哪裡賺錢,就去哪裡。規劃、戰略的確做得少。跟你們的玩兒法的確有點遠。資本的原始積累也可以理解哈。”

“是。”肖乾應和著,沒有多做評論。

“拿蘇禾來說。我們是白手起家,我們業務裡很大一塊比例是為高階食品飲料企業做包裝加工。當年紙品廠轉型的時候,能夠拿到國外客戶的訂單就是救活了一家廠。能養活一家廠的老老少少,就是我當時最重要的‘使命’。

現在,蘇禾慢慢做大了。我們要考慮的也不再是能不能養活我們的幾千號員工。代加工業務在產業鏈中利潤不高,說白了賺的都是為大牌老闆打工的辛苦錢。但是,蘇禾要繼續發展,就不能還停留在過去的老路上。”

“是。”肖乾點頭應和。他覺得正在慢慢靠近王聲對蘇禾品牌建設的目標。

“蘇禾早就引進了兩條全進口生產線,各項ISO的認證齊備,也有了歐盟的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認證。現在我們不僅僅有出口食品包裝的代加工、還有進口食品的代理。

雖說在民企或者說國內領軍企業裡,蘇禾怎麼都有他的一席之地,但是,要拿到國際平臺上去看,我們完全不是外國牌子的對手。”王聲停了下來,若有所思地看著肖乾。

“所以,建立蘇禾品牌,是讓蘇禾能夠登上更大的競爭舞臺的重要一環。”肖乾答得乾脆。

“是。上次你的很多問題問得很好,也是蘇禾從來沒有考慮過的點。我們想讓蘇禾在行業裡面更叫得響,但是,你說要做什麼樣的品牌設定,特別是你提到的2B,2C的不同渠道建設,對我們來說是很新的課題。所以,我們不能馬上答覆你。當然,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你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諮詢公司來幫助蘇禾的原因。”

王聲的坦誠,讓肖乾很是感激,甚至有些感動。但是,他也更明確了,王聲對專案的期望值很高。

王聲還沒有說完:“我很欽佩歐洲的那些百年企業,經得起時間的淬鍊,活得有態度、有堅持。所以,比起把蘇禾做得更大,我更想把蘇禾做得更強。

中國的百年老店並不少,但是,如今提到他們,用得最多的詞大概是‘落寞’吧。好一點的也只能說‘復興’。很多隻是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可惜了。我不敢說,要把蘇禾做成歐洲那樣的百年老店。但是,我希望蘇禾能夠更好,走得更遠。”

陳國豪只是讓他搞定一個民營企業,可沒說,往“百年老店”的目標努力。老闆挖坑的時候,不會告訴你坑能有多大。

在肖乾覺得他們可以結束這場頗有建設性地談話時,王聲提到了王璽。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