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方宇還融合了99a坦克底盤的某些特性,讓這輛發射車的越野機動能力更加出色,可以在複雜地形中快速機動……
解決完了發射車問題之後。
方宇便開始跟這套火箭炮最關鍵的技術死磕起來。
雖然自己的腦海裡,已經有了一整套衛士2的全部資料。
但直到自己上手,才發現這套衛士2遠火的二級點火系統實現起來究竟有多少難點。
首先。
火箭炮二級點火的關鍵在於精確的時序控制。
第一級助推器燃盡後,需要在最優時間視窗內觸發二級發動機點火。
這個時間視窗通常只有毫秒級別,如果點火時機過早,會影響一級助推的效率;如果過晚,則會造成彈道不穩定。
這就需要讓慣性導航系統需要實時監測火箭的速度、姿態和高度。
同時,計算機也必須擁有十分強大的運算能力,來保證根據實時資料進行快速運算,判斷最佳點火時機。
而且,點火系統也必須具備極高的可靠性,確保在惡劣環境下依然能夠準確執行指令。
但,這還只是一些裝置上的難點。
二級發動機本身還有許多難點需要突破。
畢竟,二級發動機一般都在高空、高速條件下點火,面臨著特殊工作環境的考驗。
高空稀薄大氣會導致發動機散熱困難。
高速氣流可能影響燃料混合和燃燒效率。
發動機必須在極短時間內達到穩定工作狀態……
而除此種種,方宇還必須考慮二級發動機的結構強度是否能承受高速飛行帶來的氣動荷載,和保證各個部件在高溫、高壓環境下的可靠工作……
即便是在知道原理和技術難點的情況下,這些問題依然讓方宇忙的有些焦頭爛額。
克服這些技術難點需要在材料科學、控制工程、推進技術等多個領域取得突破。
直到現在,方宇也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二級點火技術會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火箭炮研製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了……
至於這套火箭彈的制導問題,反而是容易解決的。
其實,按理來說現在整個藍星的導彈引導潮流,都是使用GPS制導。
這種又便宜又好用的制導模式,甚至一直在方宇生活的那個年代都有人在用。
可是,民用車載導航用用GPS也就罷了。
但放在武器身上,方宇可是打死都不敢用的。
畢竟,六年之後,發生的那“三大恨”的銀河號事件,可是深深的印在方宇的腦海之中,一直都沒有抹去。
連銀河號這種民用輪船不配合,鷹醬都能隨時停了你的導航讓你無計可施。
這樣是真打起來,鷹醬一旦遮蔽了龍國的GPS訊號,那自己手裡的火箭炮,豈不是都成了睜眼瞎?
所以方宇打算等到北斗全球定位系統製造出來後,再更新衛星導航。
現在用慣性導航加雷達導航的模式,也足夠對手喝一壺的了。
畢竟,火箭炮嘛,講究的就是一個火力覆蓋……
就這樣,在方宇日夜不輟的辛勤研發之下。
歷時兩個月零21天,新型火箭炮的樣車終於是製造出來了……